[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入座檢測功能的影院座椅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7675.7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644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亮;楊濤;于靜靜;周軍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52 | 分類號: | G01G19/52;G01G19/44;A63J25/00;A47C7/6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入座 檢測 功能 影院 座椅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入座檢測功能的影院座椅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立體影院、動感影院的發展,各種4D、5D座椅需要具有入座檢測功能,在有人入座的時候播放影片并開啟聲、光、噴水等等各種功能,無人入座時自動關閉座椅,節省能源,目前,通常采用在座椅相對的兩側(通常為座椅兩側扶手)分別設置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接收裝置進行入座檢測,當無人入座時,紅外接收裝置能接收到紅外發射裝置發出的紅外線,當有人入座時,阻擋了紅外發射裝置發出的紅外線,紅外接收裝置沒有接收到紅外線,從而判定座椅有人入座。
中國專利CN202649490U公布了一種用于4D動感座椅的入座檢測系統,所述4D動感座椅中設置有多個特效裝置,所述入座檢測系統包括:用于發射紅外線信號的紅外線發射管,設置在4D動感座椅的一側;用于持續接收紅外線信號的紅外線接收管,設置在4D動感座椅的另一側,紅外線接收管在未接收到紅外線信號時發出使能信號;與紅外線接收管以及各特效裝置相連接的控制模塊,在接收到使能信號時開啟各特效裝置;紅外線發射管和紅外線接收管對應設置在4D動感座椅兩側扶手的下表面或者上表面。該專利同樣采用紅外裝置進行入座檢測。
但是,現有技術通過是否接收到紅外線判定入座情況存在以下缺陷:當在座椅上放置物品從而阻擋了紅外線時,紅外接收裝置無法接收到紅外發射裝置發出的紅外線,誤判為有人入座,誤判率高;并且,對于聯排式的座椅,由于中間的座椅沒有扶手,僅最外側兩個座椅設有扶手,紅外發送裝置和紅外接收裝置分別設置在最外側的兩個座椅的扶手上,當聯排座椅中的任意一個座椅有人入座時,紅外接收裝置接收不到紅外發射裝置發射的紅外線,判定整個聯排座椅全部有人入座,聯排座椅中的所有座椅都將被開啟,測定準確率低;此外,現有技術的座椅入座檢測系統僅僅能判定是否有人入座,而無法對整個影院的入座率進行自動統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入座檢測功能的影院座椅系統,該系統能夠對每個座椅的入座情況進行統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具有入座檢測功能的影院座椅系統,該系統包括座椅與服務器,所述座椅與服務器通信連接;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體、設置在座椅本體上表面的壓力傳感器及設置在座椅本體內與壓力傳感器連接的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與服務器通信連接。
所述微處理器與服務器之間通過無線網絡或有線網絡連接。
所述服務器與至少一個座椅內的微處理器通信連接。
所述座椅還包括座椅套,所述座椅套覆蓋在座椅本體和壓力傳感器的表面。
所述座椅套由防水防霉材料制成。
所述座椅本體寬度為50-60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由于包含設置在座椅本體上表面的壓力傳感器和設置在座椅本體內的微處理器,通過在微處理器內預先設定入座檢測壓力閾值,并將壓力傳感器實時測量的壓力數據與該閾值進行對比,僅在壓力數據高于該閾值時才判定為座椅有人入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檢測誤判率低,節能省電,并且對于體重輕于影院允許觀影年齡段兒童正常體重的兒童入座判定為無人入座,防止了年齡不符合要求的兒童觀影,安全性好;
2、本實用新型由于壓力傳感器設置在座椅本體的上表面,不需要在相對的兩側分別設置發射裝置和接收裝置,對于聯排式的座椅,可以分別對其中的每個座椅進行入座檢測,準確率高;
3、由于各座椅通過無線網絡或有線網絡分別與服務器連接,服務器內設置影院座位圖和入座統計系統,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實時顯示影院入座情況,并計算影院的入座率、入座座位分布和入座時長等各種信息,為影院影片播放和服務內容調整提供數據,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76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