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背部腧穴循經艾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6699.0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34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磊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區新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部 腧穴循經 艾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灸理療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在背部腧穴進循經艾灸的裝置。
背景技術
人體背部的正中為督脈,督脈的兩側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督脈和膀胱經是人體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線。腧穴循經進行艾灸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來治療腰肌勞損,著重刺激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等背俞穴。通過腧穴循經艾灸療法,可以疏通經絡,達到調整臟腑的作用。
目前,現有的艾條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手工艾灸,可以移動,但是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大,且對施灸者呼吸系統是一種刺激;另外一種是使用艾灸盒,但是無法移動,且艾條卡在盒孔中,不能隨著艾條的燃燒進行下沉,造成前期過熱,后期熱度不夠的結果,影響治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省時省力的背部腧穴循經艾灸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背部腧穴循經艾灸裝置,包括支座和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包括固定連接的底座和微型電動推桿;所述的艾灸架包括“工”字形架體、齒條、微電機和齒輪;所述的“工”字形架體的底端和微型電動推桿的桿芯固定連接;所述的微電機固定安裝在“工”字形架體的上表面中間部位,微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的中心孔固定連接;所述的“工”字形架體有兩條齒條臂,所述的齒條臂上有滑槽,齒條的底部嵌在所述的滑槽內,齒條和齒輪的卡齒相嚙合;每個齒條背向齒輪的一側安裝有灸條卡環。
上述的底座上表面安裝有灰網。
上述的每個齒條中段均安裝有一個灸條卡環。
上述的電機電路連接有變頻器。
上述的每個齒條背向齒輪的一側安裝有多個灸條卡環。
上述的電機為擺動電機。
上述的齒條兩端有空腔,內裝有延長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電動循經艾灸,省時省力;
2、艾灸火頭與皮膚的距離恒定,確保療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支座和艾灸架。
所述的支座包括固定連接的底座1和微型電動推桿2。
所述的艾灸架包括“工”字形架體7、齒條5、微電機和齒輪8。所述的“工”字形架體7的底端和微型電動推桿2的桿芯3固定連接。所述的微電機固定安裝在“工”字形架體7的上表面中間部位,微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8的中心孔固定連接。所述的“工”字形架體7有兩條齒條臂4,所述的齒條臂4上有滑槽,齒條5的底部嵌在所述的滑槽內,齒條5和齒輪8的卡齒相嚙合。每個齒條5背向齒輪8的一側安裝有一個或者多個灸條卡環6。
實施例1中,所述的每個齒條5中段均安裝有一個灸條卡環6。所述的電機電路連接有變頻器,通過設置變頻器參數,使之實現電機的定時換向。所述的變頻器,可以選用臺達VFD-M或VFD-B,這兩種變頻器默認設置中均含有定時換向,變頻器結構、具體設置方法以及和電機的連接屬于現有技術,此處不再累述。
運行時,將底座1放到背部中間位置,開啟微電機和微型電動推桿2電路。通過電機定時正反轉聯動齒輪8、齒條5,帶動灸條卡環6沿直線往復行走,達到循經艾灸的功能。而微型電動推桿2的桿芯3緩緩收入,以達到隨艾灸條燃燒時間,火頭逐漸下降的目的。
實施例2中,所述的每個齒條5背向齒輪8的一側安裝有多個灸條卡環6。所述的電機為擺動電機。運行時,可以完成多個艾灸同時往復循經艾灸的功能。
優化方案中,所述的齒條5兩端有空腔,內裝有延長桿9。
優化方案中,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安裝有灰網,其長度與齒條5行程距離一致,用以防止灸條灰燼下落灼傷患者。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案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它進行的各種顯而易見的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磊,未經王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66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