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屋面板及立邊暗扣扣蓋掛鉤型屋面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5999.7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83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飆;徐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鑫明光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3/24 | 分類號: | E04D3/24;E04D3/365;E04C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張海英 |
| 地址: | 518038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屋面板 立邊暗扣扣蓋 掛鉤 結構 | ||
1.一種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體(11)的相對的兩端向上折彎形成第一扣持臂(12)與第二扣持臂(13),所述第一扣持臂(12)延伸后在內側向下折彎形成第三扣持臂(14),所述第三扣持臂(14)的前端向外折邊形成第五扣持臂(16),所述第一扣持臂(12)、所述第三扣持臂(14)與所述第五扣持臂(16)形成加強型的第一板肋,所述第五扣持臂(16)形成第一掛鉤;所述第二扣持臂(13)向外水平折彎形成第四扣持臂(15),所述第四扣持臂(15)向下折彎形成第六扣持臂(17),所述第六扣持臂(17)向內折邊形成第七扣持臂(18),所述第七扣持臂(18)向外折邊形成第八扣持臂(19),所述第二扣持臂(13)、所述第四扣持臂(15)與所述第六扣持臂(17)形成具矩形扣蓋造型的第二板肋,所述第七扣持臂(18)形成第二掛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體(11)與所述第一扣持臂(12)之間、所述屋面板本體(11)與所述第二扣持臂(13)之間、所述第二扣持臂(13)與所述第四扣持臂(15)之間、以及所述第四扣持臂(15)與所述第六扣持臂(17)之間的夾角為90度,所述第三扣持臂(14)與所述第五扣持臂(16)之間的夾角為140度,所述第六扣持臂(17)與所述第七扣持臂(18)之間的夾角為100~130度,所述第七扣持臂(18)與所述第八扣持臂(19)之間的夾角為8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持臂(12)的折邊高度為15~55mm,所述第三扣持臂(14)的折邊高度為5~15mm,所述第五扣持臂(16)的折邊長度為6~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持臂(13)的折邊高度為20~55mm,所述第四扣持臂(15)的折邊寬度為10~20mm,所述第六扣持臂(17)的折邊高度為10~30mm,所述第七扣持臂(18)與所述第八扣持臂(19)的折邊長度為5~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體(11)的寬度為200~800mm,厚度為0.5~1.5mm。
6.一種立邊暗扣扣蓋掛鉤型屋面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屋面板(1),還包括固定扣件(2),所述固定扣件(2)包括L型的扣件本體(21),所述扣件本體(21)的水平邊通過連接件(4)與所述屋面支撐體(3)連接,所述扣件本體(21)的豎直邊的頂端在其外側單向向下折彎有第九扣持臂(22),所述豎直邊與所述第九扣持臂(22)形成隱含式凹槽;安裝時,第一個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一板肋插入所述隱含式凹槽,相鄰的第二個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二板肋壓在第一個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一板肋上,且所述第一掛鉤掛住所述第二掛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邊暗扣扣蓋掛鉤型屋面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件(2)的豎直邊與所述第九扣持臂(22)之間的夾角為10~30度。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邊暗扣扣蓋掛鉤型屋面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扣持臂(22)的折邊長度為5~15mm。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邊暗扣扣蓋掛鉤型屋面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件(2)的豎直邊的長度為20~60mm,所述固定扣件(2)的水平邊的長度為20~4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鑫明光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鑫明光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599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隱含式上平下二弦波墻面板構件及結構
- 下一篇:一種鋼板拼裝方鋼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