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絞盤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4497.2 | 申請日: | 2014-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15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林琴華;陳靜;王國強;馬應科;孫明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7/14 | 分類號: | B65H57/14;B65H79/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張向飛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絞盤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絞盤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一根成型的電纜一般由多股細線纜構成,細線纜在繞制成成股線纜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打結或卡結的現象。
現有的線纜首先裝置,例如公開號為CN103640926A的中國專利“電力線纜收線機”,其通過采用雙向絲桿、滑軌、排線滑車以及排線滑輪,采用電力驅動代替人力驅動,雖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仍沒有解決收線盤上線纜可能打結的問題。
又如公開號為CN202030382U的中國專利“通信管道線纜收線器”,其設置引線裝置、轉軸和收線軸,可以減少光纜和電纜在收線過程中的磨損,提高線纜的使用壽命和外觀質量,但是其仍沒有解決收線時線纜可能打結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線纜收線時減小打結概率的絞盤固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一種絞盤固定結構,其包括絞盤,對稱設置于絞盤兩側的傳動裝置以及設置于絞盤上方的絲桿滑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設置于第一電機斜上方的第一傳動輪、第一收線輪、設置于第一傳動輪正上方的第二傳動輪、第二收線輪;所述第一傳動輪包括兩個傳動面,其中第一傳動面與第一電機輸出軸通過傳動皮帶相連,第二傳動面與第二傳動輪通過傳動皮帶相連;所述第一傳動輪通過連軸與第一收線輪相連,所述第二傳動輪通過連軸與第二收線輪相連;所述第一收線輪由多個第一收線子輪構成,所述第二收線輪由多個與第一收線子輪相匹配的第二收線子輪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滑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絲桿以及絲桿支撐座,所述絲桿支撐座外側設置有與絲桿固連的絲桿傳動輪,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與絲桿傳動輪通過傳動皮帶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滑動裝置遠離絲桿傳動輪的一側還設置有第三收線輪,所述第三收線輪設置于第二收線輪上方且與第二收線輪最外側的第二收線子輪相對應。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四收線輪,所述第四收線輪傾斜設置于絞盤與第二收線輪之間。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多個收線輪,使得收線輪交錯排布,線纜在纏繞至絞盤上時需要先經過該多個收線輪使得線纜打結的概率降低。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電機帶動多個收線輪工作,也減小了絞盤固定結構的占地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絞盤固定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絞盤固定結構包括絞盤1000,對稱設置于絞盤100兩側的傳動裝置以及設置于絞盤上方的絲桿滑動裝置。
由于傳動裝置對稱設置,為使圖示更為清楚,僅在圖中示出了單邊的傳動裝置的結構。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電機10、設置于第一電機10斜上方的第一傳動輪20、第一收線輪30、設置于第一傳動輪20正上方的第二傳動輪40、第二收線輪50;所述第一傳動輪20包括兩個傳動面(21、22),其中第一傳動面21與第一電機10輸出軸通過傳動皮帶相連,第二傳動面22與第二傳動輪40通過傳動皮帶相連;所述第一傳動輪20通過連軸與第一收線輪30相連,所述第二傳動輪40通過連軸與第二收線輪50相連;所述第一收線輪30由多個第一收線子輪31構成,所述第二收線輪50由多個與第一收線子輪31相匹配的第二收線子輪51構成。
當第一電機10帶動第一傳動輪20旋轉時,第一傳動輪20一方面直接帶動第一收線輪30旋轉,另一方面也通過第二傳動輪40帶動第二收線輪50旋轉。此時,第一收線輪30和第二收線輪50同步旋轉,使得線纜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因為同步率降低打結。
所述絲桿滑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100,絲桿200以及絲桿支撐座300,所述絲桿支撐座300外側設置有與絲桿固連的絲桿傳動輪400,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與絲桿傳動輪400通過傳動皮帶相連。
為提高線纜運行的交錯度、減小纏繞概率,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第三收線輪60和第四收線輪70。所述第三收線輪60設置于第二收線輪50上方且與第二收線輪50最外側的第二收線子輪51相對應。
所述第四收線輪70傾斜設置于絞盤1000與第二收線輪50之間。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一舟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44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上肢抬高支架
- 下一篇:一種造紙高效水力碎漿機及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