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型養魚塘捕鯰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3015.1 | 申請日: | 2014-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30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尹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9/08 | 分類號: | A01K6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35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養魚 鯰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鯰魚裝置,特別是一種小型養魚塘捕鯰魚裝置,屬于捕魚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鯰魚,體無鱗,前部扁平,后部側扁,有須兩對,棲息于水體中下層,白天居于水草叢、洞穴、亂石、淤泥較深的場所,在黃昏或夜間外出覓食,以小魚、小蝦、青蛙等小動物為食,鯰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無散刺,為優良食用魚,是人們喜食的一種魚類,目前,人們在養殖魚塘捕撈鯰魚時,一般都是使用地拉網進行捕撈,但由于養殖魚塘水域中的底床結構復雜、淤泥深加之水草、木樁、蘆葦多等障礙物的限制,利用地拉網在養殖魚塘捕撈鯰魚很難達到理想的捕撈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誘捕結合、集魚迅速、捕鯰魚效果好的一種小型養魚塘捕鯰魚裝置,克服現有的地網在養殖魚塘中捕撈鯰魚時很難達到理想捕撈效果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養魚塘捕鯰魚裝置包括網墻圍成的誘魚臺,誘魚臺有網墻、上下網綱繩、定位樁組成,誘魚臺有網墻四面包圍,誘魚臺正面網墻上與誘魚臺后面網墻上面分別設置有進魚口,在誘魚臺后面網墻外側面的進魚口兩側連接有取魚袋,取魚袋有取魚袋網綱繩固定并有三道鋼條支撐圈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拉袋樁上面,在前后進魚口上面安裝有進魚口內倒須,進魚口內倒須向里延伸連接有內倒須口,內倒須口上連接有內倒須口拉繩,前內倒須口拉繩有內倒須口拉繩樁固定,后內倒須口拉繩有取魚袋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捕鯰魚裝置選好地點安裝后,在誘魚臺中放置鯰魚喜食的誘餌,誘餌所散發出的食物腥香味迅速擴散,促使鯰魚加快饑餓感。根據鯰魚的生理生活規律,吃食的習性及聲傳原理和條件反射,使鯰魚聞到強烈的腥香味后從四面八方快速游來,進入誘魚臺,兇猛搶食誘餌,巨大的腥香味有效的做到集魚快,誘魚效果好,由于進魚口的內倒須進口前大后小,所有進入誘食臺的鯰魚無法逃出,只有從后內倒須口進入取魚袋,捕魚者只需從取魚袋中將鯰魚倒入船倉運到岸即可,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誘捕結合、集魚迅速、捕鯰魚效果好的優點,有效的克服了現有地拉網在養魚塘捕撈鯰魚時所存在的水域中的底床結構復雜、淤泥深加之水草、木樁、蘆葦多等障礙物的限制,利用地拉網在養殖魚塘捕撈鯰魚很難達到理想的捕撈效果的缺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為圖1的喂魚臺結構圖;
圖3為圖1的內置倒須結構圖;
圖4為圖1的內置鋼條支撐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并參照圖2、3、4所示,本實用新型小型養魚塘捕鯰魚裝置包括網墻1圍成的誘魚臺4,誘魚臺4有網墻1、上下網綱繩2、定位樁3組成,誘魚臺有網墻1四面包圍,誘魚臺4正面網墻1上與誘魚臺4后面網墻1上面分別設置有進魚口5,在誘魚臺4后面網墻1外側面的進魚口5兩側連接有取魚袋10,取魚袋10有取魚袋網綱繩11固定并有三道鋼條支撐圈12支撐內部空間一直延伸到拉袋樁13上面,在前后進魚口5上面安裝有進魚口內倒須6,進魚口內倒須6向里延伸連接有內倒須口7,內倒須口7上連接有內倒須口拉繩8,前內倒須口拉繩8有內倒須口拉繩樁9固定,后內倒須口拉繩8有取魚袋10固定。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未經徐州一統漁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30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巨紫荊砧木嫁接紅葉紫荊的高枝快育大苗
- 下一篇:一種黃金梨育苗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