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月相變化演示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2687.0 | 申請日: | 2014-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38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袁中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中錦 |
| 主分類號: | G09B27/00 | 分類號: | G09B27/00 |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專利商標事務所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月相 變化 演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月相變化模擬教具。
背景技術
月相及月相的變化是小學科學課的教學內容之一。一方面,該部分內容觀察周期長,學生不易長期堅持;另一方面,學生缺乏空間想象力,難以將看到的月亮樣子轉化為課本中看到的月相圖,即思維在真實的月球與平面的月相圖之間缺乏建構的橋梁,所以給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彌補這一缺陷,現已開發了許多關于月相變化的模擬教具,有的教具仍然是平面的,只能演示月相圖的變化過程;有的將地球儀剖開,在里面裝上玻璃鏡片,再從鏡子里觀察月相,這樣不合科學原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簡單、制作方便、能從玻璃鏡片里直觀、連續觀察到月相變化的月相變化演示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月相變化演示儀,包括底座1、月相盤2、固定連桿3、活動連桿4、地球儀5、地球儀黑半罩6、玻璃鏡片7、月球儀8等部分,其中,固定連桿3與底座1固裝連接?;顒舆B桿4通過左、中、右三根形狀完全相同的曲軸9與固定連桿3相連,在中間曲軸9的頂端捆綁地球儀5及地球儀黑半罩6,地球儀5可在地球儀黑半罩6內自由轉動,在地球儀黑半罩6的中部粘貼玻璃鏡片7,月相盤2穿在中間曲軸9上,并位于活動連桿4與地球儀5之間,在左側曲軸9的頂端裝上月球儀8。
本實用新型借用玻璃鏡成像原理,用玻璃鏡模擬人的眼睛,使得在普通地球儀上無法觀察到的月相變化能在玻璃鏡片里直觀、連續地出現,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大大提高了課程教學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組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連桿、活動連桿及曲軸裝配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月相變化演示儀包括底座1、月相盤2、固定連桿3、活動連桿4、地球儀5、地球儀黑半罩6、玻璃鏡片7、月球儀8等部分,其中,固定連桿3與底座1固裝連接。
取一個比地球儀稍大些的皮球的一半制作地球儀黑半罩6,黑半罩表示夜晚,在黑半罩的中部用膠水粘上8塊小玻璃鏡片7,鏡片表示地球上人的眼。將地球儀安放在黑半罩內,地球儀可在罩內自由轉動,地球儀沒有被遮住的部分表示白天。將乒乓球的一半涂成黑色制作月球儀8,月球儀黑色部分表示背著太陽,白色表示被太陽光照亮的部分,安裝時地球儀和月球儀的黑白部分方位要一致。
取兩根長約40cm的木條制作固定連桿和活動連桿,在連桿的左、中、右三個部分鉆三個小孔,用三根鐵絲彎折成形狀相同的三根曲軸,將三根曲軸分別安放在三個小孔內,在中間曲軸的頂端捆綁地球儀及地球儀黑半罩,在左側曲軸的頂端裝上月球儀。把一塊三夾板鋸成圓盤,在它上面貼月相圖,制作月相盤2,月相盤穿在中間曲軸9上,并位于活動連桿4與地球儀5之間,最后,將上述裝置固定在底座1上。
兩手握住固定連桿的兩端,推動活動連桿,使地球儀黑半罩和月球儀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即,使地球自西向東轉動),每次只轉動450。地球儀黑半罩每轉450就用手撥動月相盤,使它順時針方向移動到下一個月相圖位置。從玻璃鏡片里看到的月球圖像即月相變化的圖像。
要保持地球儀和月球儀白色部分始終朝一個方向,即太陽的位置不變,地球圍繞太陽運動。也就是當推動活動連桿,地球儀黑半罩也轉動,使得地球儀白色部分指向改變時,要連同底座一起將整個裝置移回到地球儀白色部分所指的方向。
本實用新型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中錦,未經袁中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26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