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清淤干化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2413.1 | 申請日: | 2014-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68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明;翁國剛;沈昆根;韓忠;湯雷;王勇;滕海洋;魯仁勇;韋力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水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5/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東 |
| 地址: | 2250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淤 干化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道清淤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河道清淤脫水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河道清淤脫水設備,其結構主要包括設于河道上的清淤設備和設于岸邊的脫水設備;清淤設備包括有船體、固定于船體船頭的泥漿泵和通過固定支架與泥漿泵相連的螺旋切割頭,螺旋切割頭的后下方設有吸泥斗,泥漿泵的進水口與吸泥斗相連通,出水口通過泥漿輸送管道連通至船體尾部;船體的兩側連接有臂架,臂架的末端連接有推進星輪;脫水設備包括有均質池,均質池通過泥漿進料泵連接有離心機,離心機上還連接有泥漿輸送機;泥漿輸送管道的出水口通過柔性連接管與均質池的進水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可直接將清淤泥漿進行就地脫水,使清水溢流回河道,淤泥直接裝車運輸,無需設置排泥場,節約了城市占地同時提高了河道清淤效率。其不足之處在于:該裝置結構龐大,船體和脫水設備相分離,不便于移動位置,當船體離開脫水設備較遠時,需要較長的柔性連接管將兩者相連,操作不夠方便,泥漿的輸送成本也比較高;采用離心分離的方案,泥漿含水率高,后續處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淤干化船,使其能自由移動作業,泥水分離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清淤干化船,包括船體,船體后端設有推進器,所述船體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活動支腿,船體的船頭位置經液壓懸臂連接有可插入河道底部的泵斗,泵頭內設有泥漿吸入泵,泥漿吸入泵出口經輸送管連接至垃圾分揀裝置,垃圾分揀裝置下方設有均質池,均質池內設有攪拌器,均質池后部出口與泥漿泵組進口相連,船體上設有加藥裝置,加藥裝置的出口設有加藥泵,加藥泵的出口和泥漿泵組的出口連接在攪拌池上,攪拌池的上部溢流口連接至壓濾機進口,壓濾機的干泥出口連接至干泥輸送機,壓濾機的出水口連接至舷側。
本實用新型在船體前端和后端分別設有活動支腿,在進行清淤作業時,可保證船體的穩定,河道底部的泥漿及大量的污水經泥漿吸入泵吸入,再經垃圾分揀器去除體積較大的垃圾后,泥漿及大量的污水落入均值池中,經攪拌器攪拌均勻,再通過泥漿泵組輸出,與加藥泵來的帶有絮凝劑的藥液混合,然后進入壓濾機進行壓濾,濾除的水可排入河道中,濾出的干泥經干泥輸送機輸出,可直接輸出到岸邊,也可輸出到其他駁運船舶或本船的船艙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移動方便,無需遠程的輸送軟管,各功能設備的匹配性好,管理操作方便,可自由移動作業;干泥的含水率低,約為70—80%,方便了后續的處理和運輸,該裝置可用于河道的清淤。
為保證均質池內的泥與水混合均勻,所述均質池呈長方體結構,攪拌器在均值池內底部設有兩臺,兩臺攪拌器分別位于均質池底部的對角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分揀裝置包括輸送網帶,輸送網帶的出口設置在垃圾輸送帶上方,垃圾輸送帶的出口連接至舷側。泥漿攜帶垃圾落在輸送網帶上時,大直徑的垃圾會被截留,泥漿則穿過輸送網帶落入均質池內,垃圾在輸送網帶的帶動下,落入垃圾輸送帶,再從舷側輸送其其他垃圾收集設備或直接輸送至岸上,然后通過其他方式轉運走。
為便于管理和配載平衡,所述均質池設置在船體前半部分,壓濾機及干泥輸送機設置在船體后半部分,加藥裝置及泥漿泵組設置在船體的大致中部位置。加藥裝置及泥漿泵組設置在船體的大致中部位置,可及時監控及操作,方便了管理。
為能進一步保護泥漿吸入泵,所述泵斗成一側開口的半封閉形包裹在泥漿吸入泵外。泥漿吸入泵兼具攪拌和抽吸泥漿的功能,采用泵頭保護,避免其直接接觸河道底部,導致卡阻或打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泵斗及液壓懸臂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垃圾分揀裝置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泵斗,2.支腿,3.船體,4.均質池,5.垃圾分揀裝置,6.垃圾輸送機,7.攪拌器,8.泥漿泵組,?9.加藥裝置,10.壓濾機,11.干泥輸送機,12.推進器,13泥漿吸入泵,14輸送管,15液壓懸臂,16輸送網帶,17垃圾輸送帶,18攪拌池,19加藥泵。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水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水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24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