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拉線繞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1853.5 | 申請日: | 2014-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14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郝宗輝;王大海;孔繁生;張春雷;唐寶達;陳又山;李婧;郭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4/04 | 分類號: | B65H54/04;B65H54/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線 線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作業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拉線繞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拉線制作方案中,通常由施工人員手工將拉線進行纏繞,形成線圈。
但這種拉線制作方案中,手工繞線的耗費時間較長,使得拉線繞線的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線繞線裝置,能夠有效的對拉線進行纏繞形成線圈,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人工進行繞線耗費時間較長,使得拉線繞線的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拉線繞線裝置,包括:
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設置有第一頂面支撐桿和第二頂面支撐桿,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和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處于同一平面上;
固定于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和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上的固定桿;
利用內置軸承與所述固定桿嵌套連接的轉動管,所述轉動管與所述固定桿活動連接;
固定設置于所述轉動管的外側端的轉動把手;
固定設置于所述轉動管的外側端的環形螺母。
上述裝置,優選的,所述支架底座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完全對稱,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通過至少兩根橫擔固定,所述第一支架頂端設置第一頂面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架頂端設置第二頂面支撐桿。
上述裝置,優選的,所述固定桿通過第一穿釘與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通過第二穿釘與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固定連接。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拉線繞線裝置,通過在支架底座上設置固定桿,以使得能夠通過觸動轉動把手以觸發與固定桿嵌套連接的轉動管繞固定桿轉動,在具體繞線應用時,通過將拉線的一端固定于環形螺母上,進而通過觸發轉動把手觸發轉動管繞固定桿轉動,使得拉線能夠緊密纏繞在轉動管的管體上,形成線圈,之后將轉動管由固定桿上拆下,取出轉動管上的線圈,實現拉線繞線,相對于現有技術中手工拉線繞線的方案,能夠節省拉線繞線時間,提高拉線繞線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拉線繞線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應用示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另一應用示例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拉線繞線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另一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拉線繞線裝置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拉線繞線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本實施例中的拉線繞線裝置可以適用于對如鐵絲、鋼絲等拉線進行繞線,得到線圈的應用中。
本實施例中的拉線繞線裝置可以包括以下結構:
支架底座101,所述支架底座101上設置有第一頂面支撐桿102和第二頂面支撐桿103,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102和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103處于同一平面。
其中,所述支架底座101可以為方形底座、三角形底座如圖1中所示或圓形底座如圖2中所示等,而所述支架底座101上設置處于同一平面的第一頂面支撐桿102和第二頂面支撐桿103,所述同一平面可以為平行于地面或水平面的平面,或者為與地面或水平面呈一定夾角的平面。
固定于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102和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103上的固定桿104。
其中,所述固定桿104可以以任意角度固定于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102和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103上,如圖1中所示,也可以與所述第一頂面支撐桿102或所述第二頂面支撐桿103呈90度的夾角,如圖3中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185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數據庫同步的輿情分析系統優化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拖把線盤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