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橡膠瀝青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1383.2 | 申請日: | 2014-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25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利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利軍 |
| 主分類號: | E01C19/10 | 分類號: | 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橡膠 瀝青 生產 系統 | ||
1.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攪拌裝置和孕育罐;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罐體、攪拌結構、瀝青管和膠粉管;
所述罐體包括內罐體和外罐體,所述內罐體為兩端開口的中空腔體,其設置在所述外罐體內,且其與所述外罐體之間有縫隙;所述攪拌結構穿過所述外罐體上,設置于所述內罐體內,用于使所述內罐體內的膠粉和瀝青沿所述內罐體延伸的方向往復運動,并使膠粉和瀝青混合;所述瀝青管的一端和所述膠粉管的一端分別穿過所述外罐體,設置在所述內罐體的一端端口處;
所述外罐體與所述孕育罐連通,所述孕育罐用于混合瀝青和膠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結構包括第一電動機、第一攪拌棒、第一螺帶、螺旋槳、葉片;
所述第一電動機與所述第一攪拌棒的一端連接,用于轉動所述第一攪拌棒;
所述第一攪拌棒遠離所述第一電動機的一端穿過所述外罐體,沿所述內罐體延伸的方向,置于所述內罐體內;
所述第一螺帶,沿所述第一攪拌棒延伸的方向,設置在所述第一攪拌棒上,且其位于所述內罐體內;
所述第一攪拌棒上,位于所述內罐體設置有所述瀝青管的一端,設置有所述螺旋槳,用于將瀝青和膠粉朝遠離所述瀝青管的方向推送;
所述葉片設置在所述第一攪拌棒上,用于將瀝青和膠粉朝靠近所述瀝青管的方向推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結構還包括葉漿;
所述葉漿設置在所述第一攪拌棒遠離所述第一電動機的一端,用于打散膠粉,并與瀝青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混合料泵;
所述混合料泵包括混合料進口和混合料出口;
所述外罐體包括上出口,所述上出口設置在所述外罐體上,且位于所述內罐體的兩個開口端之間,其與所述混合料進口連通;所述混合料出口與所述孕育罐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體還設置有下出口,所述下出口設置所述外罐體遠離所述瀝青管的一端,所述下出口與所述混合料進口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孕育罐包括孕育罐本體和攪拌器;
所述孕育罐本體的一端設置有進口和成品出口;所述混合料出口與所述進口連通,所述成品出口用于排出橡膠瀝青;
所述攪拌器包括第二電動機,第二攪拌棒和第二螺帶;所述第二電動機與所述第二攪拌棒的一端連接,用于轉動所述第二攪拌棒;所述第二攪拌棒遠離所述第二電動機的一端穿過所述孕育罐本體,設置在孕育罐本體內,遠離所述進口的一端;
所述第二螺帶,沿所述第二攪拌棒延伸的方向,設置在所述第二攪拌棒上,且所述第二螺帶位于所述孕育罐本體內,用于將瀝青和膠粉混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熱罐、瀝青泵和流量計;
所述加熱罐包括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瀝青泵與所述進料口連通,用于向所述加熱罐中泵瀝青;所述流量計設置在所述進料口處,用于測量流入所述加熱罐的瀝青的量;
所述出料口與所述瀝青管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口、所述下出口、所述進口和所述成品出口均設置電磁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橡膠瀝青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器;
所述瀝青泵、所述流量計、所述第一電動機、所述第二電動機、所述混合料泵和所述電磁閥均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瀝青泵、所述流量計、所述第一電動機、所述第二電動機、所述混合料泵和所述電磁閥的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利軍,未經馬利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138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