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仿生型鼻假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0919.9 | 申請日: | 2014-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32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延峰 |
| 主分類號: | A61F2/18 | 分類號: | A61F2/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艷榮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仿生 型鼻假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生型鼻假體。
背景技術
假體隆鼻手術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見的手術,硅膠鼻假體是常用的材料,其原理是通過鼻前庭小切口,將雕刻好的鼻假體放入剝離好的腔隙內,L形鼻硅膠假體是臨床應用最早時間最長也是數量最多的一種材料,但在多年的應用過程中,也發生過許多問題,問題也大多發生在鼻尖部位,其中原因很多,但對假體鼻尖的雕刻處理是很大一方面,根據我們調查,市面上各種品牌的鼻假體在鼻背部分厚度及弧度形態上有些差別,但均沒有對鼻尖部分進行合理設計,使得手術后的鼻尖皮膚與組織結合不夠緊密,并且鼻尖生硬而不夠自然。
中國專利201020268464.8公開了一種成型鼻假體,該成型鼻假體為具有“L”型一體成型結構的膨體聚四氟乙烯鼻假體,該鼻假體包含鼻小柱、鼻尖及鼻背。該假體呈“L”型,打磨成具有圓滑表面的假體結構。
中國專利201120514536.7公開了一種鼻假體,包括由鼻梁、鼻尖和鼻小柱組成的L?形平滑整體,鼻梁上開有若干小孔,鼻梁與鼻尖之間構成一個夾角,鼻尖與鼻小柱之間構成一個夾角。
上述兩個專利的鼻尖表面均為圓滑的弧面,均存在手術后的鼻尖皮膚與組織結合不夠緊密,并且鼻尖生硬而不夠自然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仿生型鼻假體,使得手術后的鼻尖更自然,鼻尖組織生長得更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鼻梁、鼻尖和鼻小柱,鼻梁、鼻尖和鼻小柱連接成L形,所述的鼻尖的中部的上側設有槽,槽將鼻尖分隔成左右兩部分,形成左右兩個鼻尖峰,槽的底部設有連通鼻尖上下兩側的孔。
為了使鼻尖組織更好的與鼻假體結合,所述的槽包括錐臺形主槽和設在鼻尖的前側且與主槽相通的缺口。
所述鼻尖最高處之后的1-1.5cm范圍內的最大厚度為1-2mm。按照正常鼻型鼻中隔前角位置比較突出的特點,將假體鼻尖上區(即鼻尖最高處之后的1-1.5cm范圍內)直接修薄修窄,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假體鼻尖與鼻梁連接處較窄薄,與生理情況下鼻中隔前角突起相吻合,此外既可避免一般假體在該處形態不自然的外觀,又可避免假體鼻尖與鼻梁的聯動現象。同時不需要術中雕刻,節省手術時間。
為了使假體的鼻尖中能生長更多的鼻尖組織,所述的孔為圓孔,圓孔的軸線與主槽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圓孔的直徑為主槽的底面直徑的1/2-3/5,圓孔的直徑為1-2mm,所述的主槽的錐度為45-50度。
為了使術后的所述的鼻梁為兩側向下翻的片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特別的鼻假體結構,使得中間凹陷,凹陷處能容納更多的鼻尖組織,使得鼻尖組織與鼻假體更好的接合,而且將鼻尖著力點由一般情況的一個增加為兩個,更突出了鼻尖表現點,使術后鼻尖形態更加自然逼真,鼻尖部位凹槽中心的孔,有利于鼻尖部位軟組織長入,從而增加鼻尖皮膚與組織的接觸面,增加鼻尖皮膚的血運,減少鼻尖并發癥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鼻梁,2、鼻尖,3、鼻小柱。2-1、鼻尖峰,2-2、孔,2-3、槽,2-4、鼻尖峰。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它包括鼻梁1、鼻尖2和鼻小柱3,鼻梁1、鼻尖2和鼻小柱3連接成L形,鼻尖2的中部的上側設有槽2-3,槽2-3將鼻尖2分隔成左右兩部分,形成左鼻尖峰2-4和右鼻尖峰2-1,槽2-3的底部設有連通鼻尖2上下兩側的孔2-2。
本具體實施例還具有其它特別設計的結構:槽2-3包括錐臺形主槽和設在鼻尖2的前側且與主槽相通的缺口。鼻尖2最高處之后的1-1.5cm范圍內的最大厚度為1-2mm。孔2-2為圓孔,圓孔的軸線與主槽的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圓孔的直徑為主槽的底面直徑的1/2-3/5,圓孔的直徑為1-2mm,所述的主槽的錐度為45-50度。鼻梁1為兩側向下翻的片體,使得鼻梁中部隆起,使得鼻梁更挺直。本段所述結構并不是必須,只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延峰,未經趙延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091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