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源信息聚合系統操作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9216.4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07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飛;夏愛民;曾熠;趙彥慶;陳明;王立新;王曉峰;閆麗麗;李國佺;楊偉鋒;李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1139部隊 |
| 主分類號: | G06F3/038 | 分類號: | G06F3/038;G06F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 聚合 系統 操作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源信息聚合系統操作臺,屬于電子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系統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多源數據終端的實時監控和數據訪問擁有了更多更先進的技術手段,隨著辦公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單位需要處理不同來源、不同保密需求、不同展現形式的各類信息,操作員需要依據多源信息作出分析判斷及交互,若將所有信息展現及交互簡單融合,會造成各信息來源及不同密級網絡間的不可控交互,敏感信息流動失控的風險極大。因此如何在保證多源信息絕對隔離的前提下,實現操作員對各路信息的集中研判與實時交互就成為困擾各需求單位的難題。目前缺少直觀展示的信息聚合操作臺,尤其是地質災害區域監測及其他突發事件臨時監測等多種領域。因此需要一種將多源終端信息推送至用戶進行交互的操作臺。信息聚合操作臺主要作用是將多路信息終端輸入輸出信號匯聚到一個操作席位中。操作員需要同時處理各類信息,細分下來,一個人可以同時接收各類信息,但同一時刻只能與某一路信息來源進行交互。據此,多路顯示信號及音頻信號需分別接入到聚合操作臺的多個顯示音響設備,鼠標、鍵盤、USB等交互信號可接入到信號集中選切器上,操作員按需選擇與特定信息來源交互。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多源信息聚合系統操作臺,提供有效直觀的多源信息展示和交互,以及多源數據融合、數據保存、管理及 轉發等業務,實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多源信息聚合系統操作臺,包括殼體、多個顯示屏、音頻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多源I/O信息切控器、語音通信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人機交互輸入設備、存儲設備、供電模塊、USB接口、光驅;所述中央處理器與顯示屏、音頻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多源I/O信息切控器、網絡通信模塊、人機交互輸入設備、存儲設備、供電模塊、USB接口、光驅相連接;
所述殼體包括桌體、背板、顯示墻面板和底箱,所述桌體的桌面進深為0.5m-1.5m,桌體的高度為1m-1.5m,所述人機交互輸入設備布設在桌體的桌面上面;所述底箱位于桌體下方;中央處理器、多源I/O信息切控器、供電模塊、存儲模塊、網絡通信模塊、語音通信模塊放置在底箱內部;底箱開有散熱口和出線口,出線口用于連接電源或多源I/O信息切控器的輸入信號;USB接口、光驅設置在桌體的桌面上;所述顯示墻面板嵌有6-8臺顯示屏,所述顯示屏分為平行的兩排,下排顯示屏與桌面夾角為20°-80°,且下排顯示屏位于同一平面1上;上排顯示屏與桌面夾角為90°,且上排顯示屏位于同一平面2上;所述平面1與平面2相交的交線與桌面平行;所述桌面正下方具有進深小于桌體進深的空間,用于容納操作員的腿部;
所述多源I/O信息切控器,用于選切信息輸入到控制臺,它具有多個輸入接口和多個輸出接口,輸出接口的數量小于等于顯示屏的數量;多源I/O信息切控器是一組開關,當一路開關閉合時,該路被接通,該路信號輸入到本操作臺;
中央處理器用于解析和處理多源I/O信息切控器發來的信息,并輸出到相應顯示屏;
供電模塊用于為本操作臺中各部分提供電源。
所述底箱的下部以及桌體的桌腿具有配重,用于增強操作臺的穩定性。
所述語音通信模塊為固定電話,聽筒和揚聲器設置在殼體外側或桌面上。
所述底箱上還具有風扇,用于散熱。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一種多源信息聚合系統操作臺,可進行多源數據融合、數據保存、管理及轉發等業務,結果直觀高效,以便監控中心根據聚合的數據迅速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實用性強。該系統適用于生態環境監測、地質災害區域監測及其他突發事件臨時監測等多種領域,通過遠程控制實現移動監測和數據融合。
附圖說明
圖1為人體工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本實施例在以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實施方式和具體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1139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1139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92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