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風電機組的通風冷卻式塔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8029.4 | 申請日: | 2014-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3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紅云;湯騰蛟;宋建秀;陳少敏;楊勝;楊霜;許汝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11/00 | 分類號: | 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譚武藝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機組 通風 冷卻 式塔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電機組相關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風電機組的通風冷卻式塔筒。
背景技術
風電機組一般都在塔筒的下部設有用于安裝電氣部件的塔基層平臺。隨著風機額定功率的增大,塔筒內部的電氣部件(變流器、變頻器和電抗器等)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尤其是變流器運行時發熱量高達幾十千瓦以上,目前為了加強電氣部件的散熱,一般在電氣部件上安裝有風扇構成空冷型電氣部件,空冷型電氣部件安裝在塔筒內的塔基層平臺上,但是該空間相對密閉,運行時空冷型電氣部件散發的高溫氣體無法及時得到冷卻及轉移,會造成電氣部件所處的塔筒空間局部溫度過高,尤其是環境溫度高時會影響到電氣部件的正常運行?,F有的塔筒冷卻方式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在塔筒壁上開孔,利用空氣冷卻器對塔筒內外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該方案成本高且耗費工時多;一種是單純依靠熱空氣的煙囪效應(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在具有類似煙囪特征——即從底部到頂部具有通暢的流通空間的建筑物、構筑物<如水塔>中,空氣<包括煙氣>靠密度差的作用,沿著通道很快進行擴散或排出建筑物的現象)及電氣部件安裝的那層塔筒空間的塔筒壁來散熱,該方案因為塔筒壁的熱交換能力有限,在環境溫度較高時會造成局部過熱,直接影響到電氣部件的正常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熱氣流的煙囪效應和塔筒本體的塔筒壁的熱傳導,同時通過軸流風機能夠對熱氣流的煙囪效應和塔筒壁的熱傳導的散熱進行進一步加強,具有散熱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結構簡單易行的用于風電機組的通風冷卻式塔筒。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風電機組的通風冷卻式塔筒,包括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的下部設有用于安裝電氣部件的塔基層平臺,所述塔筒本體的側壁上設有自然進風組件,所述塔筒本體的上部設有上層板,所述上層板上通過開孔安裝有軸流風機。
進一步地,所述自然進風組件包括鉸接安裝在塔筒本體上的塔筒門,所述塔筒門的上部裝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設于塔基層平臺的上側,所述第一進風口處安裝有百葉。
進一步地,所述百葉靠塔筒本體內腔的一側設有過濾棉。
進一步地,所述塔筒門的下部裝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二進風口設于塔基層平臺的下側,所述第二進風口的外側設有不銹鋼篩網,所述第二進風口的內側設有防盜條。
進一步地,所述塔筒門的底部設有多個第三進風口,所述第三進風口設于塔基層平臺的下側。
進一步地,所述塔筒門的兩端為半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軸流風機的進出風口均布置有防護網。
進一步地,所述軸流風機的通風量比塔基層平臺上所安裝的空冷型電氣部件的通風量大20%,所述軸流風機的風壓為200Pa~400?Pa,所述軸流風機安裝布置在空冷型電氣部件的正上方。
本實用新型用于風電機組的通風冷卻式塔筒具有下述優點:本實用新型在運行過程中電氣部件運行時的熱空氣會基于煙囪效應自動上升,熱空氣在上升過程中不斷與塔筒壁面進行熱交換,最終熱空氣能夠自動從安裝的軸流風機上層板上的開孔排出,形成的負壓會使得外部的冷空氣沿著自然進風組件進入塔筒本體的內部,能夠充分利用熱氣流的煙囪效應和塔筒本體的塔筒壁的熱傳導,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塔筒本體的上部設有上層板,上層板上通過開孔安裝有軸流風機,通過軸流風機向上排氣,還能夠主動促進塔筒本體內部空氣的流速,從而通過軸流風機能夠對熱氣流的煙囪效應和塔筒壁的熱傳導的散熱進行進一步加強,相比于單純依靠熱空氣的煙囪效應及塔筒壁的熱傳導、不加任何輔助措施的通風冷卻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冷卻能力明顯增強,能快速降低塔筒內電氣部件周圍的空氣溫度,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基礎上滿足了塔筒內包括變流器在內的電氣部件運行的散熱需求,具有散熱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結構簡單易行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軸流風機和防護網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自然進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百葉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塔筒門下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80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固化牙科復合樹脂材料
- 下一篇:擦黑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