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建筑災情報警監控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420177237.2 | 申請日: | 2014-04-14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1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發明(設計)人: | 施文灶;王平;黃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師范大學 |
主分類號: | G08B25/00 | 分類號: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建筑 災情 報警 監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報警控制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智能建筑災情報警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災情報警監控裝置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設備自動化裝置(BAS)的一個重要子裝置,由傳感器、執行器、監控器與監控網絡構成。伴隨著智能建筑功能越來越多、樓層越來越高、裝修越來越豪華、設備越來越龐雜,人員疏散和災情監控越來越難,人們對提早發現災情和及時監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由于開放和應用集成是智能建筑的靈魂,它對各監控裝置提出了可擴展可互連的要求,這些都使智能建筑中災情報警監控裝置面臨著巨大的變革。但當前建筑智能化還只局限于各弱電裝置實現自動監控,離真正智能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弱電裝置還無法為智能建筑集成提供監控接口(只能提供相應設備狀態),市場上標榜為智能災情報警裝置的產品,也只是在探測器上實現“智能探測,最大限度地避免誤報,離智能建筑要求的能進行智能監控與決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建筑災情報警監控裝置,目的是克服目前建筑災情報警過程中存在的警情誤報、布線麻煩、作用范圍有限等問題,具有成本低、安裝簡單、判斷準確、報警及時等優點。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標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裝置由微處理器、傳感器接口、LCD觸摸屏、現場聲光報警模塊和通信模塊組成,傳感器接口、LCD觸摸屏、現場聲光報警模塊和通信模塊分別與微處理器相連,災情產生時,裝置通過通信模塊將報警信息發送至監控終端,同時啟動現場聲光報警模塊。
所述的微處理器采用芯片STM32F103ZET6。
所述的傳感器接口包括RS-232接口、RS-485接口、CAN總線接口、單總線接口和A/D轉換接口。
所述的通信模塊包括3G通信模塊、GPRS通信模塊和WIFI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實現了網絡化的智能建筑災情報警監控,及時地感知,并根據級別給予報警或聯動控制處理,成果可應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小區等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裝置由微處理器、傳感器接口、LCD觸摸屏、現場聲光報警模塊和通信模塊組成,傳感器接口、LCD觸摸屏、現場聲光報警模塊和通信模塊分別與微處理器相連,災情產生時,裝置通過通信模塊將報警信息發送至監控終端,同時啟動現場聲光報警模塊。
圖1中,101為微處理器;102為傳感器接口;103為LCD觸摸屏;104為現場聲光報警模塊;105為通信模塊。傳感器接口(102)、LCD觸摸屏(103)、現場聲光報警模塊(104)和通信模塊(105)分別與微處理器(101)相連。
用戶通過LCD觸摸屏(103)進行參數設置,使報警裝置處于布防狀態,傳感器接口(102)連接實際需要的傳感器,微處理器(101)通過中斷方式獲取并比較災情發生的條件,如果有災情發生,通過通信模塊(105)連接的3G通信模塊或GPRS通信模塊或WIFI模塊將報警信息發送至監控終端,同時啟動現場聲光報警模塊(1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師范大學,未經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72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無線傳輸技術的組網抄表裝置
- 下一篇:一種預防近視的提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