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棕樹汁液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7103.0 | 申請日: | 2014-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83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姚行成;劉釗;林位夫;曾憲海;鄒積鑫;張希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3/14 | 分類號: | A01G23/14 |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莫臻 |
| 地址: | 57173***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棕 樹汁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汁液收集裝置,具體是一種油棕樹汁液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油棕在我國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油棕樹除了其果實可以榨棕櫚油外,從油棕樹幼嫩組織產生的汁液可直接飲用,也可加工為飲料,比如,切割油棕未成熟花序的花柄,幼嫩組織可分泌出液體(汁液),可直接飲用,或使其發酵制備成油棕酒,或進一步發酵成醋。研究表明,油棕汁液的成分主要為蔗糖,含量10%以上,此外還含有少量葡萄糖、果糖、鉀、鈉、維生素C和維生素B12等,而由油棕汁液發酵成的油棕酒,其成分含酒精、糖類、酸類及一些無機鹽類等。由于油棕汁液或其進一步制備的油棕酒含有較為豐富的有益成分,在油棕主要產地,尤其是非洲熱帶地區,油棕汁液或油棕酒是當地居民非常喜歡的飲料,因而在油棕產地,大量油棕樹被用于生產油棕汁液和油棕酒。
油棕樹不能同時用于生產棕油和生產油棕酒,在棕果產量高的地區,如東南亞等地區國家,油棕樹幾乎全部用于生產棕油。現今散布我國熱帶地區各地的油棕并非為人工培育的栽培品種,相當部分產量低或不結果實,同時,我國熱帶地區處于熱帶北緣,頻受低溫氣候影響,使得部分地區(尤其是廣東和云南省的地區)油棕只開花不結果。當前,在我國此種類型的低產油棕樹數量不少,利用這些油棕樹生產汁液或油棕酒,將給當地百姓帶來額外收入。
目前,國外用于收集油棕汁液的裝置過于簡陋,比如用竹筒或葉片作連接工具,連接到收集瓶罐,這種方法使得切口和瓶罐口暴露于空氣中,菌類微生物、昆蟲和雜碎物容易混入油棕汁液中,降低油棕汁液的品質,影響油棕汁液產業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油棕樹汁液收集裝置,能夠避免切口暴露于外界,具有簡單、易用、衛生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油棕樹汁液收集裝置,包括收集管道和收集瓶;所述收集管道為中空的圓錐形結構,頭部小、尾部大,頭部開口為汁液入口,尾部封閉,在尾部的下側設有出口,將汁液入口對著油棕樹的切口,推壓或敲擊尾部,使收集管道與油棕樹的切口逐漸緊密接合,使得油棕樹切口與外界隔離,汁液經入口流入,通過收集管道流向出口;所述收集瓶設計為瓶狀結構;收集管道的尾部下側的出口與收集瓶的瓶口可裝拆連接。
所述汁液入口由上向下設計為斜切口結構。
所述收集管道的尾部為實心封閉,可耐推壓或敲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利用孔徑逐漸增大的收集管道可實現切口與外界隔離,從而降低油棕汁液被污染的可能,確保油棕汁液的品質,有利于油棕汁液產業的發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收集管道;2、尾部;3、出口;4、收集瓶;5、汁液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在圖中所示結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收集管道1和收集瓶4,其中收集管道1為中空的圓錐形結構,采用硬質塑料一次注塑成型或用金屬材料制成,頭部小、尾部大,頭部開口為汁液入口5(由上向下設計為斜切口結構),尾部2為實心封閉,可耐敲擊,在尾部的下側設有出口3,出口3設置內螺紋;與螺紋接口的收集瓶2相接;收集瓶設計為瓶狀結構,瓶口設置外螺紋,該外螺紋與收集管道1的出口3的內螺紋相匹配,使收集管道1與收集瓶4方便裝拆。
操作時,先通過出口3、瓶口將收集管道1和收集瓶4連接,把收集管道1的汁液入口5對著油棕樹的切口,推壓或敲擊收集管道1的實心尾部2,孔徑逐漸增大的收集管道與油棕樹的切口逐漸緊密接合,使得油棕樹流汁液的切口與外界隔離,汁液經入口流入,通過收集管道1流向收集瓶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未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71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