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強化水解酸化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5354.5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茂英;韓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金潤德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鵬;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強化 水解 酸化 反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強化水解酸化反應裝置,適用于中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
背景技術
傳統水解酸化生物處理工藝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介于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該工藝不需要嚴格的厭氧消化環境條件,具有較厚的污泥床,能夠將進水中的顆粒物質、膠體、大分子物質等迅速截留和吸附下來,通過水解菌、產酸菌釋放的酶促使非溶解態有機物并逐步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并將一些難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質被轉化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如有機酸等,從而使得廢水的可生化性、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進而提高后續好氧生化處理有機污染物去除速率,并能促使有機污染物降解更加徹底。傳統水解酸化能在常溫下正常運行,處理工藝簡單,建造成本、運行費用較低,在低濃度的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得到廣泛的運用。
但是,由于水解酸化一般用于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水,反應器中的污泥以絮狀污泥為主,如工藝控制不當,容易造成污泥流失,進而影響后續處理工藝的處理效果以及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另外,該工藝在低濃度廢水處理中較為廣泛,但由于有機降解不夠徹底,有機負荷不高,在中等濃度廢水中應用時會增大后續處理工藝的建造成本,若實際工程項目中受實際條件的限制,一旦不能使用有機負荷更高的厭氧處理技術(如EGSB等),會大大增加工程投資?;诖嗽颍Y合ABR、UASB高效厭氧處理技術,對傳統水解酸化工藝進行改進,以達到提高傳統水解酸化工藝有機負荷,實現擴大水解酸化的使用范圍,提高水解酸化工藝運行的穩定性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強化水解酸化反應裝置,提高酸解酸化厭氧負荷的,增強水解酸化運行的穩定性,減少污泥產量,擴展其使用范圍,降低建造成本,并且根據工程情況,可以考慮沼氣回收利用,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和更好的環境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強化水解酸化反應裝置,包括反應器主體,所述的反應器主體分隔為反應區和泥水分離區,反應區內設置有若干個分配水槽,分配水槽與總配水槽連通,總配水槽通過進水管與進水提升泵的出水口連通,泥水分離區的上部設置有出水回流管,出水回流管和待處理的廢水與進水提升泵的進水口連通,泥水分離區內設置有若干個三相分離器,三相分離器的出氣端與由反應區的上部空間構成的氣室連通,氣室頂部設置有沼氣利用/放空管,泥水分離區底部設置有污泥回流進泥管,反應區底部設置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進泥管通過污泥回流泵分別與剩余污泥排放管和污泥回流管連通。
如上所述的反應區內設置有泥位觀察管。
如上所述的反應器主體底部設置有導流墻,導流墻的一側還設置有導流板,導流墻和導流板之間構成導流通道,導流通道連通反應區的上部和泥水分離區的下部。
如上所述的總配水槽包括總配水收集槽,進水管設置在總配水收集槽的底部,總配水收集槽的上部的設置有出水堰,出水堰上設置有總配水槽分配水管,總配水槽分配水管與各個分配水槽連通。
如上所述的分配水槽包括分水槽槽體,分水槽槽體側部設置有分配水槽出水堰,分配水槽出水堰上設置有布水管。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對傳統布水方式進行改進,采用兩級分配布水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證了布水的均勻性,對反應裝置的布水的均勻性起到重要作用。不僅如此,采取此方法進行布水,便于觀察布水管道堵塞情況,而且便于堵塞布水管道的疏通,疏通時只需從布水管道的上端使用硬質材料進行疏通即可,能確保堵塞的布水管道能夠及時的疏通,從而避免了由于布水管堵塞引起的布水系統不均勻性。反應裝置布水均勻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2、由于采用出水回流,一方面,降低了進水的平均濃度,從而避免局部瞬間酸化現象,從而有利于保證運行穩定性。另外一方面,出水回流提高了進水流量,也就提高反應裝置底部整體上流速度,有利于污染物與污泥更為充分的混合,提高傳質效率,進而加快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為減輕后續處理工藝負荷起到重要作用,最終有利于維持整個污水體系運行的穩定性。
3、由于將反應裝置分為反應區和泥水分離區,并在泥水分離區設置污泥回流系統,污泥回流系統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反應裝置內污泥的流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反應區污泥濃度,從而提升反應裝置厭氧有機物容積負荷,進而降低工程建造成本。不僅如此,在泥水分離區通過設置三項分離器,提高了泥水分離效果,既保證反應裝置良好的出水效果,又避免了裝置內污泥流失,有利于提高本反應裝置乃至整個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金潤德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金潤德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53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