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湍流式多組分氣體監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3669.6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89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連云;吳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藍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銅陵市天成專利事務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銅陵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湍流 組分 氣體 監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監測儀器中多組分氣體在線監測,尤其涉及無湍流式多組分氣體監測儀。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急劇增加,同時一些垃圾焚燒形成的污染氣體排放,化工行業污染氣體的排放等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對一些煙氣排放的企業強制安裝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 隨著環境污染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和普通民眾的關注,環保相關部分對污染源氣體排放的監測力度也越來越嚴格,監測氣體的組分也越來越多,一些領域同時還需監測C0、CO2、HCL、HF、H2S等,在檢測多組分的污染源氣體時就需要氣體檢測室安裝氣體檢測傳感器檢測,氣體檢測傳感器安裝在氣體檢測室上方,利用監測氣體流過的擴散使被檢測氣體同傳感器檢測感應面接觸進行檢測。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依靠檢測氣體的擴散作用使氣體與氣體傳感器接觸,氣體檢測傳感器檢測響應時間長,由于氣體檢測室內部無引流設計,氣流在氣體檢測室內部容易形成湍流,檢測極為不穩定,同時一些腐蝕性檢測氣體容易將氣體檢測室內腔腐蝕,造成測量儀器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氣體監測儀設計不合理導致檢測不穩定,且不能檢測多組分氣體,容易被氣體腐蝕內腔,為此提供一種無湍流式多組分氣體監測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無湍流式多組分氣體監測儀,它包括橫截面呈圓形的氣體檢測室和氣體檢測傳感器,所述氣體檢測室中央設有凹臺,所述氣體檢測傳感器適配在所述凹臺內且與凹臺保持同心,所述凹臺中央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央設有圓錐形凸起,所述氣體檢測室和氣體檢測傳感器之間還設有若干密封圈,所述氣體檢測室的橫截面上均勻分布有與凹臺連通的三個通氣管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氣體檢測室內表面鍍有特氟龍。
上述方案的改進是所述凹臺內邊緣設有外螺紋,所述氣體檢測傳感器與凹臺適配處設有外螺紋實現凹臺與氣體檢測傳感器的螺紋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圓錐形凸起起到引流作用,使進入氣體檢測室內部的氣體平穩迅速的同氣體檢測傳感器接觸,提高了檢測響應時間,和檢測精度的穩定性;同時設置有3個方向進出口,提供了多通道,便于多種類氣體檢測傳感器對測量氣體的多組分檢測;氣體檢測室內腔表面鍍耐腐蝕特氟龍材質,提高了氣體檢測室耐腐蝕性能,有效的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1、氣體檢測傳感器,2、密封圈,3、氣體檢測室,4、通氣管路,5、凹臺,6、凹槽,7、圓錐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橫截面呈圓形的氣體檢測室3和氣體檢測傳感器1,所述氣體檢測室中央設有凹臺5,所述氣體檢測傳感器適配在所述凹臺內且與凹臺保持同心,所述凹臺中央設有凹槽6,所述凹槽中央設有圓錐形凸起7,所述氣體檢測室和氣體檢測傳感器之間還設有若干密封圈2,所述氣體檢測室的橫截面上均勻分布有與凹臺連通的三個通氣管路4。
圓錐形凸起7起到引流作用,使進入氣體檢測室內部凹臺的氣體平穩迅速的同氣體檢測傳感器接觸,避免了湍流的產生,提高了檢測響應時間,和檢測精度的穩定性。
氣體檢測室的三個通氣管路4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進、出通氣管路,比如一個是進氣管路,其余兩個是出氣管路。三個通氣管路提供了多通道,便于多種類氣體檢測傳感器對測量氣體的多組分檢測。
為了避免腐蝕氣體吸附造成測量組分的丟失,以及腐蝕氣體對氣體檢測室的腐蝕,可以在氣體檢測室內表面鍍有特氟龍。
為了使氣體檢測室和氣體檢測傳感器結合的更緊密,可以在凹臺內邊緣設有外螺紋,所述氣體檢測傳感器與凹臺適配處設有外螺紋實現凹臺與氣體檢測傳感器的螺紋配合,這樣保證了氣體檢測室和氣體檢測傳感器的密封度,也確保檢測的精確度杜絕外界環境干擾。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藍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銅陵藍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36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