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轂翻轉料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2895.2 | 申請日: | 2014-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774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華;馬大龍;王華翔;朱躍波;丁肖東;劉慶華;韓守強;高楊;張衛國;朱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52 | 分類號: | B65G47/25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66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翻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翻轉料架。???
背景技術
對于汽車輪轂制造生產線中需要使用翻轉料架將輪換翻轉180°后進行打字,但是現有自動翻轉設備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在氣缸的作用下,通過傳動軸帶動料架轉動,從而實現設備翻轉,180°正反循環翻轉。現有翻轉料架的缺點是傳動軸受到很大的作用力,經常出現斷裂。氣缸工作效率低,且氣缸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噪音非常大,影響員工身心健康,效率低,占用人力、物力、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運行可靠、翻轉效率高的輪轂翻轉料架。
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輪轂翻轉料架,包括支架、通過轉軸轉動安裝于支架上方的框架、安裝于轉軸端部的從動齒輪、安裝于支架上的驅動電機、安裝于驅動電機上的驅動齒輪、相互平行轉動安裝于框架上端的若干上輥以及相互平行轉動安裝于框架下端的若干下輥,所述驅動齒輪與從動齒輪之間相互嚙合,所述框架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所述框架位于與水平面平行時,下輥的軸線與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的轉輥軸線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上輥與下輥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相互相對轉動。
上述驅動裝置包括鏈條電機、設置于上輥與下輥端部的鏈輪,所述鏈條電機驅動一上輥和一下輥轉動,所述各個上輥與下輥上的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料輥輸送的輪轂被相對轉動的上輥和下輥夾送至框架內,之后驅動電機轉動通過驅動齒輪驅動從動齒輪轉動,從而轉軸轉動,轉軸轉動使框架攜帶輪轂轉動,當框架轉動180°后,反轉后的輪轂通過相互轉動的上輥和下輥驅動輸送至出料料道,完成了輪轂的翻轉,而此時進料料道中的下一待翻轉的輪轂同時進入翻轉料架中。而氣缸驅動翻轉裝置翻轉輪轂后需要復位,因此本輪轂翻轉料架節省了一個進料節拍,提高了效率。并且結構安全可靠,運轉平穩,并且相對于氣動驅動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輥?2.從動齒輪?3.驅動齒輪?4.框架?5.支架?6.轉軸?7.驅動電機?8.鏈條電機?9.下輥?10.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本輪轂翻轉料架,包括支架5、通過轉軸6轉動安裝于支架5上方的框架4、安裝于轉軸6端部的從動齒輪2、安裝于支架5上的驅動電機7、安裝于驅動電機7上的驅動齒輪3、相互平行轉動安裝于框架4上端的若干上輥1以及相互平行轉動安裝于框架4下端的若干下輥9,驅動齒輪3與從動齒輪2之間相互嚙合,框架4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框架4位于與水平面平行時,下輥9的軸線與進料料道和出料料道的轉輥軸線位于同一平面,上輥1與下輥9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相互相對轉動。上料輥輸送的輪轂被相對轉動的上輥1和下輥9夾送至框架4內,之后驅動電機7轉動通過驅動齒輪3驅動從動齒輪2轉動,從而轉軸6轉動,轉軸6轉動使框架4攜帶輪轂轉動,當框架4轉動180°后,反轉后的輪轂通過相互轉動的上輥1和下輥9驅動輸送至出料料道,完成了輪轂的翻轉,而此時進料料道中的下一待翻轉的輪轂同時進入翻轉料架中。而氣缸驅動翻轉裝置翻轉輪轂后需要復位,因此本輪轂翻轉料架節省了一個進料節拍,提高了效率。并且結構安全可靠,運轉平穩,并且相對于氣動驅動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噪音。
驅動裝置可以為如下結構其包括鏈條電機8、設置于上輥1與下輥9端部的鏈輪10,鏈條電機8驅動某一上輥1和某一下輥9轉動,各個上輥1與下輥9上的鏈輪10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因此實現了各個上輥1與下輥9之間的相對轉動,結構簡單,運行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未經濱州盟威戴卡輪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28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