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及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2448.7 | 申請日: | 2014-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82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查旭東;蔡良;杜建訸;楊儉;黃健民;黃澤偉;劉文峰;伍智吉;李祉頡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S20/10 | 分類號: | H02S20/10;H02S10/20;E01C9/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鐘聲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萬***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路面 結構 單元 發電 系統 | ||
1.一種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座(1)、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和PMMA透光保護板(3),所述混凝土底座(1)中心設有凹陷部,所述PMMA透光保護板(3)蓋設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上方,并將凹陷部圍成一頂部透光的封閉空間(11),所述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密封裝設于所述封閉空間(1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空間(11)呈長方體狀,所述封閉空間(11)的一組相對的側壁上均設有用于支承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的定位臺階(12),所述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兩端擱置于一對側壁的定位臺階(1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空間(11)內裝設有緊貼于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的防震限位件(2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側壁的定位臺階(12)之間存在高度差H,所述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兩端之間的長度為L,H:L=0~1:4.286。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空間(11)的另一組相對的側壁上均設有用于所述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布線的穿線孔(13),所述封閉空間(11)內于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下方為隔水層(14),所述混凝土底座(1)底部設有與隔水層(14)相通的排水孔(15),所述光伏太陽能電池板(2)兩側與封閉空間(11)的側壁之間設有排水間隙(16)。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透光保護板(3)上表面設有防滑紋(31),所述防滑紋(31)為條狀熱熔震蕩式減速帶或橡膠減速帶或防滑減速帶或紐扣式防滑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座(1)外側壁上設有用于加強相鄰混凝土底座(1)銜接的凸塊(17)和凹槽(18),所述混凝土底座(1)的凸塊(17)插設于相鄰混凝土底座(1)的凹槽(18)中。
8.一種基于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的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蓄電池控制器(4)、蓄電池(5)和多個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多個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鋪設成路面,各光伏太陽能路面結構單元并聯或串聯至太陽能蓄電池控制器(4),所述太陽能蓄電池控制器(4)與蓄電池(5)連接,所述蓄電池(5)或太陽能蓄電池控制器(4)的輸出端連接用電負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理工大學,未經長沙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244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