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物油水油兩相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2277.8 | 申請日: | 2014-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06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潤禾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7/04 | 分類號: | B01D17/04;B01D17/0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油水 兩相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水分離裝置,尤其涉及生物油水油兩相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油是生物質快速熱解形成的液體產物,具體是生物質在無氧條件下,經過快速受熱,大分子有機物裂解形成氣相產物,而后對氣相產物快速冷凝所獲得的復雜液體產物,由水和數百種含氧有機物所組成。生物油具體的化學組分,受多個因素影響,如原料種類、含水量、反應器類型、反應參數、產物收集方法等;但不同途徑制得的生物油在具體的成分方面,仍具有一些相似性。
生物油是一種具有微觀多相性的液體,水和水溶性組分形成了連續相,不溶于水的木質素裂解物(熱解木質素)以微乳液的形式懸浮于生物油中,一些水油兩親的組分作為乳化劑暫時保持了生物油的這種兩相穩定性。
生物油中的熱解木質素是一種具有很高附加值的混合物,可替代苯酚制備酚醛樹脂。由于熱解木質素是不溶于水的物質,因此可通過往生物油中加水的方法,使生物油發生相分離得到兩相產物(水相和油相),不溶于水的油相組分(固相組分)主要就是熱解木質素。但如何實現高效的生物油水油兩相分離,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分離生物油中熱解木質素的生物油水油兩相分離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生物油水油兩相分離裝置,包括生物油儲罐、生物油泵、兩個噴淋裝置(生物油噴淋裝置和純凈水噴淋裝置)、超聲裝置、分離罐體、純凈水泵、純凈水儲罐、水相泵、旋轉槳葉、排固口以及排液口;生物油儲罐中的生物油在生物油泵的作用下到達生物油噴淋裝置,該噴淋裝置至少包括1個噴淋頭;純凈水儲罐中的純凈水在純凈水泵的作用下到達純凈水噴淋裝置,該噴淋裝置至少包括1個噴淋頭;上述兩個噴淋裝置均位于分離罐體的上方,從上述兩個噴淋裝置噴淋頭分別噴出的生物油和水從分離罐體的上方混合噴灑而下,充分接觸從而實現生物油的破乳,混合液繼續經過超聲裝置,進一步強化破乳效果,實現水油兩相分離,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靜置1-24小時后,于分離罐體的底部分層,形成上層水相和下層熱解木質素相兩相;旋轉槳葉攪動下層固體熱解木質素從排固口排出,部分水相在水相泵的作用下匯合純凈水共同到達純凈水噴淋裝置,剩余水相經由排液口定期排空。
優選的,上述兩個噴淋裝置包括相同的噴淋頭。
更優選的,上述兩個噴淋裝置均包括3~9個噴淋頭。噴淋頭的數目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可以節約分離罐體的設計空間,從而節省成本。當然,如果需要處理大量的生物油,那必須增加噴淋頭的數量,同時增大每個噴淋頭的噴淋量,例如增加每個噴淋頭的出口孔徑大小或者增加出口孔數量。
優選的,上述超聲裝置包括多個超聲換能器,所述超聲換能器以既沿圓周方向延伸又沿縱向延伸的陣列形式附著在所述分離罐體的器壁上;每個換能器與一個信號發生器相連使得該換能器的輻射量不大于3W/cm2,所述換能器充分靠攏并且所述換能器的數量足夠多,使得所述容器內的功耗在25~150W/L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能夠高效分離出生物油中熱解木質素的“綠色”環保裝置,具有節約能源、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該裝置由于使用高空生物油噴淋和純凈水噴淋,首先讓生物油與水從一開始就進行強制接觸,實現生物油的破乳,隨后經過超聲裝置,強化破乳效果,使得生物油中可溶解于水的組分沉降在分離罐體底部的上層水相,而熱解木質素則沉降在下層固相,通過旋轉槳葉的旋轉運動,帶動固體熱解木質素從排固口排出;同時水相在水相泵的作用下與純凈水匯合到達純凈水噴淋裝置,實現水的重復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
1-生物油儲罐;2-生物油泵;3,4-噴淋裝置;5-超聲裝置;6-分離罐體;7-純凈水泵;8-純凈水儲罐;9-水相泵;10-旋轉槳葉;11-排固口;12-排液口。
I-水相;II-熱解木質素相(固相)。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未經華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22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