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發藥機的落藥控制機構及自動發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70820.0 | 申請日: | 2014-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98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勇;莊德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國控醫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1/04 | 分類號: | B65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發藥機 控制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房自動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發藥機的落藥控制機構及一種自動發藥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壯大,藥房自動化技術在醫院中應用的越來越普遍,而目前自動發藥機中應用的落藥控制機構有翻板式和直拉式,翻板式采用電磁鐵芯驅動翻板,翻板翻轉將藥盒前端抬高,藥盒后端需高于前端,在重力作用或后面藥盒推力下發藥。這種方式有無法發質量大的藥品和傾斜角比較大的缺點,質量大的藥品電磁推力不足以使翻板翻轉,發藥層傾斜角度不夠大時,最后一盒藥品也無法發出來。直拉式是電磁鐵鐵芯直接擋住藥盒,這種機構在藥盒推力較大時無法發出藥品,所以質量大的藥品經常出現發藥不順、無法發藥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發藥機的落藥控制機構,旨在解決現有的落藥控制機構落藥不順暢、大質量盒劑無法進行自動落藥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動發藥機的落藥控制機構,設置于儲藥槽的落藥端,所述落藥控制機構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圍成的腔體的底面為一水平面,所述外殼圍成的腔體的上表面為一與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頂端處設置一擋塊,所述擋塊能夠以與豎直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在腔體內上下運動。
較優的,所述落藥控制機構還設置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第一動轉軸、第二動轉軸、擋塊、連桿、電磁線圈、電磁鐵芯和彈簧,其中:所述電磁線圈固定設置于所述腔體內的水平底面上,所述電磁鐵芯固定連接所述電磁線圈,且所述彈簧纏繞在電磁鐵芯的外表面;所述連桿的第一端設置一開口向下的一U型槽,所述第一動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電磁鐵芯,另一端設置在所述一U型槽內且可在所述U型槽內往復運動;第一轉軸貫穿所述連桿的第二端且固定連接所述外殼;所述擋塊上設置一滑槽,所述第二轉動軸的一端設置在所述滑槽中,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第三端,所述第二轉軸的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外殼且貫穿所述滑槽。
較優的,所述電磁線圈卡接在所述腔體的水平內底面上。
較優的,所述連桿為T型連桿。
較優的,所述擋塊與豎直方向傾斜的角度為1~4度。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發藥機,所述全自動發藥機包括落藥控制機構,所述落藥控制機構為前述的落藥控制機構。
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盒劑發放過程中由于藥盒重量較大而不容易落藥的問題,增強了自動發藥機發藥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落藥控制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落藥控制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圖1的剖視圖;
圖4為圖2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其中,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落藥控制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發明人實施例所提供的落藥控制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二;圖3為圖1的剖視圖;圖4為圖2的剖視圖?。
本發明所提供的自動發藥機的落藥控制機構,設置于儲藥槽的落藥端,具體的,落藥控制機構包括外殼1,外殼1圍成的腔體的底面為一水平面,外殼1圍成的腔體的上表面為一與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斜面的頂端處設置一擋塊3,擋塊3能夠以與豎直方向傾斜一定的角度在腔體內上下運動,一般來講,擋塊3與豎直方向傾斜的角度控制在1-4度內,在本實施例中,推薦擋塊3與豎直方向傾斜的角度為2-3度。
請參見圖3和圖4,落藥控制機構還設置第一轉軸41和第二轉軸42、第一動轉軸51、第二動轉軸52、擋塊3、連桿2、電磁線圈6、電磁鐵芯7和彈簧8,其中:電磁線圈6固定設置于腔體內的水平底面上,電磁鐵芯7固定連接電磁線圈6,且彈簧8纏繞在電磁鐵芯7的外表面;連桿2的第一端設置一開口向下的U型槽,第一動轉軸51的一端固定連接電磁鐵芯7,另一端設置在連桿2的U型槽內且可在U型槽內往復運動;第一轉軸41貫穿連桿2的第二端且固定連接外殼1;擋塊3上設置一滑槽,第二轉動軸52的一端設置在滑槽中,另一端固定連接連桿2的第三端,第二轉軸42的兩端固定連接外殼1且貫穿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國控醫療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國控醫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0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