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170403.6 | 申請日: | 2014-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41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吉冰;周宛;況婧;符鈺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宇光電工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七一廠) |
| 主分類號: | H01H33/664 | 分類號: | H01H33/6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創(chuàng)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 地址: | 550018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尼 系統(tǒng) 減震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屬于滅弧室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真空滅弧室在合閘過程中,其觸頭系統(tǒng)的動、靜觸頭之間會相互接觸,由于接觸時的力量大多在7500N左右,力量比較大,致使觸頭之間會出現(xiàn)彈跳。而彈跳時間長、彈跳幅度大,則無法滿足真空滅弧室的機械參數(shù)要求。這種彈跳現(xiàn)象不僅影響真空滅弧室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合閘過程中,由于動觸頭與靜觸頭斷開距離小,電弧不會熄滅,真空滅弧室內(nèi)電弧能量迅速累積,容易產(chǎn)生觸頭發(fā)熱、熔焊現(xiàn)象,導致觸頭電磨損加重,嚴重影響真空滅弧室的開斷性能和使用壽命。為此我公司設計了一種低彈跳真空滅弧室,如附圖3所示,在其觸頭部分增加了加強筋,通過加強筋在觸頭相互接觸時,吸收消耗部分作用力從而降低彈跳時間。但是該加強筋在制作過程中,其兩端分別焊接固定在觸頭座和觸頭托上,致使觸頭之間相互接觸時,加強筋的變形無讓性,彈跳仍然比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該減震系統(tǒng)中的觸頭在合閘過程時,部分作用力經(jīng)過加強筋傳遞給弧形減震片,弧形減震片在受力后會發(fā)生彈性變形,從而消耗部分作用力,從而達到降低觸頭彈跳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包括有杯托,杯托頭端安裝有動觸頭或靜觸頭,杯托的另外一端與動觸頭座或靜導電桿接觸,動觸頭座或靜導電桿與杯托之間的空腔中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一端焊接在杯托上,其另外一端與弧形減震片一端面接觸,弧形減震片頭端焊接固定在靜導電桿或動觸頭座上設置有的安裝槽中,弧形減震片的端面與靜導電桿或動觸頭座端面之間留有間隙。
上述的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所述弧形減震片從與加強筋接觸處開始彎曲起弧,彎曲起弧后的弧形減震片為向內(nèi)凸起形狀。
上述的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所述弧形減震片的彎曲起弧弧度為:17°—30°。
上述的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所述弧形減震片端面與靜導電桿或動觸頭座端面之間的間隙為:0.3—0.8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觸頭在結構上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的另外一端與弧形減震片接觸,而弧形減震片與動觸頭座或靜導電桿之間均留有一定的間隙,滅弧室合閘過程中當動、靜觸頭相互接觸后,部分作用力會經(jīng)過加強筋傳遞給弧形減震片,弧形減震片在受外力作用下,會發(fā)生彈性變形,其形狀會有一個從弧形變?yōu)橹本€的趨勢,其一個端面會向動觸頭座或靜導電桿表面貼合,整個運動過程中會消耗作用力,作用力變小,從而降低了觸頭的彈跳。增加了該弧形減震片的觸頭與現(xiàn)有的觸頭結構相比,彈跳時間從原來的3-4ms縮短到2ms以下,避免了觸頭之間出現(xiàn)熔焊現(xiàn)象,提高了真空滅弧室的開斷能力和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3為現(xiàn)有觸頭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杯托,2-動觸頭,3-靜觸頭,4-動觸頭座,5-靜導電桿,6-加強靜,7-弧形減震片,8-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觸頭阻尼系統(tǒng)減震結構,如附圖1-2所示,包括有杯托1,在杯托1的頭端安裝有動觸頭2或靜觸頭3,杯托1的另外一端與動觸頭座4或靜導電桿5接觸,動觸頭座4或靜導電桿5與杯托1之間的空腔中設置有加強筋6,加強筋6一端焊接在杯托1上,其另外一端與弧形減震片7一端面接觸,弧形減震片7頭端焊接固定在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上設置有的安裝槽8中,弧形減震片7的另外一端面與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端面之間留有間隙。弧形減震片7在制作過程中選用高溫硬化不銹剛板制作而成,可以避免在滅弧室在合閘過程中,弧形減震片7高溫后軟化。
弧形減震片7從與加強筋6接觸處開始彎曲起弧,彎曲起弧后的弧形減震片7為向內(nèi)凸起形狀。弧形減震片7的彎曲起弧弧度為:17°—30°。因為減震片7的材料是高溫硬化不銹鋼,厚度為1.5mm,根據(jù)材料的彈性特性以及減震結構的合理性,弧形減震片7的彎曲弧度為17°—30°,彎曲弧度在此范圍外則不能起到減震的作用。
弧形減震片7端面與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端面之間的間隙為:0.3—0.8mm。當弧形減震片7在受力后會發(fā)生彈性變形,而這個間隙則作為它的變形空間,直至弧形減震片7的端面與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的端面接觸時變形停止。該間隙不能過寬,過寬的話弧形減震片7就會由彈性變形轉變會塑性變形,難以回復原有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觸頭結構在滅火室合閘過程中,動觸頭2與靜觸頭3之間相互接觸,接觸時相互之間產(chǎn)生作用力,作用力通過觸頭傳遞給與之接觸的杯托1,然后再由杯托1向后傳遞。而部分作用力則通過杯托1傳遞給與之焊接的加強筋6,加強筋6再傳遞給與之接觸的弧形減震片7。由于弧形減震片7與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端面之間留有間隙,當弧形減震片7受到加強筋6作用力時,其彎折起弧處受力后,會使得弧形減震片7有一個由弧形變化為直線的趨勢,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弧形減震片7在留有的間隙內(nèi)發(fā)生彈性變形,變形過程中,弧形減震片7的一個端面會與靜導電桿5或動觸頭座4的端面接觸,變形停止。變形過程中觸頭之間產(chǎn)生的作用力被消耗掉,作用力變小,觸頭之間的彈跳也就變小了。作用力消失后,弧形減震片7回復原有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宇光電工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七一廠),未經(jīng)中國振華電子集團宇光電工有限公司(國營第七七一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704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