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聲成像內窺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7913.8 | 申請日: | 2014-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6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鵬;何海龍;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曉鵬;何海龍;劉磊 |
| 主分類號: | A61B8/12 | 分類號: | A61B8/1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陸彩霞 |
| 地址: | 710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像 內窺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聲成像內窺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常用的光學內窺鏡主要是是光、機、電一體的NDT儀器,它分為三類系列產品:第一類,硬性內窺鏡系列;第二類,纖維內窺鏡系列;第三類,電子視頻內窺鏡系列。硬性內窺鏡系列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轉像透鏡光學技術來傳送影像,并由光導纖維提供傳光照明。纖維內窺鏡系列其工作原理是由高品質韻傳像纖維來傳送圖像,通過目鏡直接觀察。電子視頻內窺鏡系列是運用超小型電荷耦合器件(CXD)技術制造電子視頻內窺鏡產品。上述三類內窺技術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光學散射或者反射信號獲取檢測圖像,由于受介質散射影響大,存在穿透深度淺(?mm級)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織體較大深度的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功能成像的光聲成像內窺鏡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聲成像內窺鏡裝置,其包括依次電氣連接的光聲激發光源發生器、光聲成像內窺探頭、信號采集組件和計算機,所述光聲成像內窺探頭包括入射端與所述光聲激發光源發生器相連的入射光纖、套設在所述入射光纖射出端的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設置在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外的管殼、設置在所述管殼端部的微型電機、固定設置在所述微型電機轉子上的鍍膜錐面高反射鏡、套設在所述管殼外的能透過光聲信號的外管,所述鍍膜錐面高反射鏡的錐面正對著入射光纖的射出端,所述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與所述信號采集組件電連接,所述管殼在所述鍍膜錐面高反射鏡部位設置有圓管狀的能夠透過聲光信號的成像窗口。
優選地,所述微型電機為磁矩耦合電機。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磁矩耦合電機靠近所述成像窗口設置,所述成像窗口靠近所述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的一端部設置有通過產生磁矩變化控制所述磁矩耦合電機轉動的驅動部,所述驅動部固定設置在所述管殼上,所述驅動部與所述信號采集組件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具有中心部位設有通孔的圓弧形接收面。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鍍膜錐面高反射鏡位于所述圓弧形接收面的球心部位。
優選地,所述外管為醫用氯乙烯管。
優選地,入射光纖射入所述鍍膜錐面高反射鏡的入射信號和反射出的信號呈90度角。
優選地,入射光纖(2)為多模光纖,其直徑為800um。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光聲結合的探測手段,當寬束短脈沖激光輻照生物組織時,位于組織體內的吸收體(如腫瘤)吸收脈沖光能量,從而升溫膨脹,產生超聲波;這時,位于組織體表面的超聲探測器件可以接收到這些外傳的超聲波,并依據探測到的光聲信號來重建組織內光能量吸收分布的圖像。光聲成像技術檢測的是超聲信號,?反映的是光能量吸收的差異。所以該技術能很好地結合光學和超聲這兩種成像技術各自的優點:由于探測的是超聲信號,所以該技術克服了純光學成像技術在成像深度與分辨率上不可兼得的不足。另外,?光聲技術的圖像差異來源于組織體光學吸收的不同,這就能夠有效地補充純超聲成像技術在對比度和功能性方面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對組織體較大深度的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功能成像。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光聲成像內窺探頭的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光聲成像內窺探頭;2、入射光纖射;3、中空聚焦超聲探測器;31、接收面;4、管殼;5、微型電機;6、鍍膜錐面高反射鏡;7、外管;8、成像窗口;9、驅動部;10、數據傳輸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曉鵬;何海龍;劉磊,未經馬曉鵬;何海龍;劉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79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