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用噴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7749.0 | 申請日: | 2014-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26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傳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傳迅 |
| 主分類號: | E21F5/04 | 分類號: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裝備,特別涉及一種礦用噴霧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礦用噴霧裝置在水氣混合后,水霧直接由高壓噴射管噴射出,由于水霧只經過高壓噴射管的一級霧化,霧化后的水霧仍含有直徑較大的水珠顆粒,由于水珠在空中懸停時間短,導致凈化除塵差、地面積水巷道鼔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礦用霧化裝置,該礦用霧化裝置能提高霧化質量,達到干霧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礦用噴霧裝置,包括儲水缸、霧化缸,所述儲水缸與霧化缸均為圓柱形,所述霧化缸的一端連接一個進氣管,進氣管與霧化缸的端面垂直,霧化缸在靠近連接進氣管一端的圓柱面通過自吸管與儲水缸聯通,自吸管與霧化缸和儲水缸分別垂直,所述霧化缸的另一端連接軟管,所述軟管連接到噴管,噴管上均勻安裝若干噴頭,噴管與水平面平行,所述儲水缸的進水口處通過減壓限流閥與進水管連接,所述儲水缸通過支腿放置于地面上,霧化缸通過支架和自吸管與儲水缸連接,霧化缸和儲水缸均與水平面平行,且霧化缸與儲水缸軸線處于同一垂直面上。
優選的,儲水缸的底部設置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軸線與自吸管的軸線重合。
優選的,噴頭設有五個,所述五個噴頭從左到右與噴管的夾角依次為150°、120°、90°、60°、30°。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霧化缸與儲水缸位于不同水平面,而鋼管分別與霧化缸和儲水缸垂直,進氣管又與霧化缸的端面垂直,因而儲水缸中的水進入霧化缸時的運動方向與霧化缸垂直,水在高壓射流的作用下沖擊到霧化缸的缸壁上,從而使水霧化,霧化后的水霧則隨氣壓流動至噴管內,水霧需要經噴頭噴出,而噴頭則再次使水霧得到霧化,從而使水流得到二次霧化,該裝置使水充分霧化,提高霧化質量,使水霧達到干霧的效果。
儲水缸的底部設置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軸線與自吸管的軸線重合,便于在檢修自吸管,避免自吸管堵塞;噴頭設有五個,所述五個噴頭從左到右與噴管的夾角依次為150°、120°、90°、60°、30°,可以使噴出的水霧分散,增加霧化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儲水缸??2.霧化缸??3.支腿??4.進氣管??5.自吸管??6.噴管??7.噴頭??8.軟管??9.排污口??10.進水管??11.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礦用噴霧裝置,包括儲水缸1、霧化缸2,儲水缸1與霧化缸2均為圓柱形,儲水缸1通過支腿3放置于地面,霧化缸2的一端連接進氣管4,進氣管4與霧化缸2的端面垂直,霧化缸2在靠近連接進氣管4一端的圓柱面通過自吸管5與儲水缸1聯通,自吸管5與霧化缸2和儲水缸1分別垂直,霧化缸2的另一端連接軟管8,軟管8連接到噴管6,噴管6上均勻安裝五個噴頭7,五個噴頭7從左到右與噴管6的夾角依次為150°、120°、90°、60°、30°,噴管6與水平面平行,儲水缸1的進水口處通過減壓限流閥與進水管10連接,霧化缸2通過支架11和自吸管5與儲水缸1連接,霧化缸2和儲水缸1均與水平面平行,且霧化缸2與儲水缸1軸線處于同一垂直面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霧化缸2與儲水缸1位于不同水平面,而鋼管5分別與霧化缸2和儲水缸1垂直,進氣管4又與霧化缸2的端面垂直,因而儲水缸1中的水進入霧化缸時的運動方向與霧化缸2垂直,水在高壓射流的作用下沖擊到霧化缸2的缸壁上,從而使水霧化,霧化后的水霧則隨氣壓流動至噴管6內,而噴頭7噴出水霧時再次使水霧霧化從而使水得到二次霧化,該裝置使水充分霧化,提高了霧化質量。同時由于噴頭7的排列方式是左到右與噴管6的夾角依次為150°、120°、90°、60°、30°,可以使噴出的水霧分散,增加霧化面積。
為方便檢修自吸管5是否損壞,可以在儲水缸1的底部設置排污口9,并使排污口9的軸線與自吸管5的軸線重合。
本實用新型一種礦用霧化裝置在第一次使用時,可以通過調節減壓閥的調整螺桿來調節水流量,直到從噴頭7噴出的水霧霧化面積最大化,再次使用時則不需要再調節水流量,從而解決了一般霧化裝置用水量大的問題。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傳迅,未經李傳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77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