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5941.6 | 申請日: | 2014-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1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王焰;魏洋;張敏;唐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北京特希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54 | 分類號: | B29C70/54;B29C33/00;B29C70/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曉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增強 復合材料 網格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復合材料的專用裝備,具體涉及一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是將碳纖維、玻璃纖維、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連續纖維浸漬于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基樹脂等形成網格狀的整體復合材料。這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具有輕質、高強、雙向受力、施工方便、適用于普通環境、惡劣環境的優點,并能克服傳統建筑材料的缺點,具有更多的應用優勢,具體表現在:
由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同時具有兩個方向的增強效果,其可以方便地應用于混凝土板的增強加固,有效提高其混凝土板的承載能力,加固試件延性較好,破壞前有明顯征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通過砂漿或樹脂粘貼于砌體墻體側面,可以顯著提高墻體的抗剪承載力,增強墻體的整體性,低周反復荷載試驗表明了其對延性、耗能的明顯提高;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可彎成適宜形狀,并易于保持,其用于加固修復隧道頂部混凝土結構老化、混凝土脫落等病害具有很好的適用性;當然,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也可用于普通梁的抗剪、抗彎加固,效果及成本優于粘貼纖維布加固。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作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目前缺乏有效可靠的生產工藝。相關研究者對纖維網格織物的的編織工藝進行了研究,但其網格織物不適用于土木工程結構領域的應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的制備仍停留于傳統的手糊工藝,樹脂難以浸漬均勻,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的制備工藝水平直接影響其力學性能,影響該材料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推廣應用,急需一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制作裝備,來制作出高品質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以更好發揮材料的性能,實現材料的工程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果的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成型模具。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成型模具,包括底模、填充模、定位卡和壓條,所述底模為平板狀,所述填充模通過螺栓安裝于底模上并呈陣列式布置,所述填充模之間形成網格槽道,所述定位卡環繞于填充模外側并朝向所述槽道的出口處,所述壓條壓于所述網格槽道上方,包括互相擱置的縱向壓條與橫向壓條。
優選的,所述填充模可通過螺栓拆卸與替換,在底模不變的條件下,可變更填充模平面尺寸、厚度及相應的槽道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填充模的厚度為1~5cm,其通過螺栓拆卸與替換,所述槽道的寬度為0.4~4cm。
優選的,所述底模為表面光潔、平整的PVC板、竹木或鋼板,其長寬尺寸根據所制作網格的要求確定。
優選的,所述填充模中心線的兩側具有兩個對稱錨孔,所述填充模錨孔對應的底模開設內螺紋孔。
優選的,所述定位卡設置在槽道中線的延長線上,且與最外圈填充模距離不小于5cm,所述定位卡的直徑不小于0.5cm,高度不大于2cm。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具制作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底模,并在底模上涂刷脫模劑;
2)根據所設計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筋的間距,選擇填充模尺寸,并將填充模通過螺栓安裝于底模上,形成網格槽道;
3)在所述底模周圍,網格槽道延長線上確定纖維絲束固定卡;
4)調配樹脂,將纖維絲束浸漬樹脂;
5)沿網格槽道鋪設經緯向纖維絲束,并將端部固定于所述的固定卡上;
6)采用樹脂將形成的網格狀纖維絲束完全浸潤,并覆蓋脫模布;
7)在上述脫模布上方纖維絲束位置安放壓條;
8)在上述纖維網格范圍內鋪設導流網與導流管;
9)在底模固定卡的外圍不少于5cm處設置密封膠泥;
10)將整個模具覆蓋真空袋,且真空袋四周與密封膠泥粘結密實,開始抽真空;
11)真空度達到規定值后,在真空袋表面鋪設電加熱毯,設置加熱溫度;
12)持續加熱與抽真空1~2小時,樹脂固化,網格制作完成。
優選的,所述步驟7)中的壓條包括互相擱置的縱向壓條與橫向壓條,擱置于上方的壓條在交叉點處開有用于容納下方壓條的矩形槽,開槽深度比下方壓條的厚度多0.2~0.4cm,所述壓條采用表面平整的PVC、竹木、鋼板條等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步驟4)與步驟6)中浸漬的樹脂為環氧樹脂、乙烯基樹脂或不飽和聚酯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北京特希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南大學;北京特希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59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