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昆蟲的誘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5915.3 | 申請日: | 2014-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728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盧文心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文心 |
| 主分類號: | A01M1/10 | 分類號: | A01M1/10;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昆蟲 誘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昆蟲的捕捉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昆蟲的誘捕裝置。
背景技術
以前,昆蟲被認為是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害蟲之一,但是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昆蟲在茶葉的種植過程中還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比如說可以提高茶葉浸泡后的清香味等作用,因此,對于昆蟲的研究漸漸重要起來。
????但是有的昆蟲的個頭較小,不易捕捉,現在所常用的一些補蟲用具,大多會對昆蟲本身有一定的損害,由于,昆蟲的個頭較小,用這種會對昆蟲有損害的補充工具進行捕捉時,對它造成的損害往往是致命的,不利于后期的研究應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用于昆蟲的誘捕裝置,使用本實用新型誘捕到的昆蟲不會有損害,具有較正常的生命體征,比較有利于對昆蟲做后期研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昆蟲的誘捕裝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連接內殼,所述內殼外部設置有外殼,所述底座外側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殼下部內側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外殼通過螺紋活動連接在底座上,所述內殼和外殼設置為網狀結構,所述外殼和內殼的網孔直徑設置為:當外殼與內捕蟲網的網孔重合時,能通過昆蟲;當外殼沿底座旋轉使其網孔與內殼的網孔交叉時,不能通過昆蟲;所述外殼上部設置有蓋體,所述內殼內部底座上設置有誘捕劑。
進一步的,所述內殼上部也設置有蓋體I。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誘劑可以將昆蟲引誘到內捕蟲網內部;外殼和內殼的網孔設置為可以通過昆蟲,方便昆蟲進入,當外殼沿底座旋轉使其網孔與內殼的網孔交叉時,網孔變小,不能通過昆蟲,可以使昆蟲被輕松的留置在捕蟲裝置中;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實現捕捉生命體征正常的昆蟲的目的,為昆蟲的研究提供較好的實驗材料。
附圖說明
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底座和內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外殼沿底座旋轉后,外殼和內殼的網孔交叉3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2、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包含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連接內殼2,所述內殼2外部設置有外殼3,所述底座1外側部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殼3下部內側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外殼3通過螺紋活動連接在底座1上,所述內殼2和外殼3設置為網狀結構,所述外殼3和內殼2的網孔直徑設置為:當外殼3與內捕蟲網2的網孔重合時,能通過昆蟲;當外殼3沿底座1旋轉使其網孔與內殼2的網孔交叉時,不能通過昆蟲;所述外殼3上部設置有蓋體4,所述內殼2內部底座1上設置有誘捕劑,所述內殼2上部也設置有蓋體I。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新鮮的昆蟲信息素作為引誘劑放入到內殼2內部的底座1上,將外殼3通過螺紋與底座1連接,旋轉到外殼3和內殼2的網孔重合的狀態,?將誘捕裝置放入到昆蟲經常出現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一下,看看里面有沒有昆蟲,如果有了,就將外殼3沿底座進行旋轉,使外殼3的網孔和內殼2的網孔交叉,這樣就把昆蟲無傷害的捕捉到了,然后打開蓋體4和內殼2上部的蓋體I,將昆蟲用于進一步的研究。???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文心,未經盧文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59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