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反射率消雜光多層隔熱/導熱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4793.6 | 申請日: | 2014-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86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于善猛;劉巨;關奉偉;崔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陽 |
| 地址: | 130033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射率 消雜光 多層 隔熱 導熱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反射率消雜光多層隔熱/導熱組件,屬于空間光學遙感器熱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離軸三反空間遙感器內部設置有CCD焦平面電箱,隨著離軸三反空間遙感器對分辨率的需求越來越高,焦平面電箱攝像期間的功耗可達幾百瓦,由于焦平面電箱發熱部位不均勻,導致箱體各部位之間溫差較大,所以需要通過外表面包裹的多層隔熱組件來防止高溫熱源波動對光機結構件產生影響。多層隔熱組件包括間隔層和接地帶,間隔層由反射屏和間隔材料層交替排列組成,由于隔熱組件外表面反射率大,易引起雜散輻射,直接導致像面的對比度降低,信噪比降低,并且可能會在像面上產生光斑,直接導致像質下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系統失效從而引起傳遞函數的退化,不能滿足離軸三反光學系統消雜光的需求,現有技術中,消雜光的方法主要采用在多層隔熱組件外表面噴涂消雜光黑漆,但黑漆附著性差,無法長期保持性能穩定。而且,由于隔熱組件內表面自身導熱性差,不具備等溫化的能力,導致被包裹的光機結構件表面受熱不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多層隔熱組件外表面反射率高、不能消雜光、易對光學系統產生影響,且內表面導熱率低,不具備等溫化作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低反射率消雜光多層隔熱/導熱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低反射率消雜光多層隔熱/導熱組件,包括間隔層和接地帶,所述間隔層為多層結構,由反射屏和間隔材料層交替排列組成,間隔層的最外層和最內層均為反射屏,該組件還包括低反射層和導熱層,低反射層、間隔層和導熱層從外至內依次排列;所述低反射層的材料為涂層綢;所述導熱層的材料為短切炭/炭復合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低反射層的厚度為0.2-0.4mm。
進一步的,所述間隔層包括1-20個的間隔材料層。
進一步的,所述反射屏的材料為有機薄膜單面鍍鋁或有機薄膜雙面鍍鋁。
進一步的,所述間隔層中,最外層和最內層的反射屏的厚度為20-25μm,其余反射屏的厚度均為5-7μm。
進一步的,所述間隔材料層的材料為非金屬網狀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間隔材料層的厚度為15-25μm。
進一步的,所述導熱層的厚度為0.3-0.6mm。
進一步的,還包括尼龍搭扣,尼龍搭扣設定在導熱層裸露的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現有多層隔熱組件外部添加低反射層,內部添加導熱層,在不降低多層隔熱組件隔熱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多層隔熱組件的消雜光能力和等溫化能力。通過反射率測試中,本實用新型的低反射率多層隔熱組件外表面平均反射率為3-4%,內表面導熱率達到400-600w/m·k,適合應用在空間光學遙感器中,不用修改光學遙感器的結構布局,成本低,且應用廣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低反射率消雜光多層隔熱/導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低反射層,2、間隔層,21、反射屏,22、間隔材料層,3、導熱層,4、接地帶,5、尼龍搭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4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