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控油式電子煙霧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4320.6 | 申請日: | 2014-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54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桂花;劉志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志賓 |
| 主分類號: | A24F47/00 | 分類號: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4599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油式 電子 煙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煙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控油式電子煙霧化器。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煙已經成為市場上的一種比較成熟的吸煙替代品,其通過加熱霧化器內的發熱系統將煙油霧化,即將含有煙堿和香精的煙油溶液霧化成微粒,再通過吸入的氣流的作用分散成氣溶膠的形式,進而形成模擬煙氣的汽霧,通過肺部吸收,同時吐出模擬煙霧。
霧化器作為電子煙的關鍵部件,其對電子煙的性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現有電子煙的霧化器普遍存在煙油量不可控的問題,容易導致供油量過多或過少。1、當供油量過多時,不但容易發生漏液的問題也不利于煙油的霧化,電熱絲很容易在狹小的空間內短路而易損壞;同時,高溫下的發熱絲與煙油進行長時間的接觸后也會發生不良的化學反應,不利于人體的健康和影響霧化器的使用壽命;另外,煙油中的成分容易出現無法按最佳配比霧化的問題,嚴重影響煙霧的口感;2、供油量過少時,在煙油用完后,容易因電熱絲的空燒而產生異味,既影響煙霧口感也影響人體健康;3、傳統霧化器,霧化發熱絲和煙油有長期被霧化沒抽出來,又或者半霧化的狀態,煙油有機率被長期的循環霧化燃燒,影響了煙油的口感,最重要的是長此以往,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使用安全、供油量均勻、有利于保證煙霧口感的控油式電子煙霧化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油式電子煙霧化器,它包括用于儲存煙油的霧化管,所述霧化管的尾端通過底部固定套連接有用于將煙油霧化的發熱裝置,所述霧化管的頭端連接有頂部固定套;
所述霧化管內設置有導氣管、控油螺紋件和用于擠壓霧化管內的煙油并使煙油由控油螺紋件流出后與發熱裝置相接觸的活塞裝置,所述活塞裝置和控油螺紋件分別套接在導氣管的頭端和尾端;
所述頂部固定套的上部設置有用于連接活塞裝置并控制活塞裝置在霧化管內作上下進給運動的按鍵裝置,所述發熱裝置上的氣道和按鍵裝置上的氣道均與導氣管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活塞裝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接在導氣管上的活塞和設置有氣道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頭端與按鍵裝置連接、尾端與活塞連接;
所述導氣管通過連接桿上的氣道與按鍵裝置上的氣道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頂部固定套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容置部和第一螺紋部,所述容置部和第一螺紋部通過開設有軸孔的隔板進行分隔;
所述按鍵裝置包括壓簧和開設有氣道的按鍵,所述連接桿的頭端穿過隔板與按鍵連接,所述按鍵將壓簧固定在容置部內。
優選地,所述連接桿的截面形狀呈倒置的“T”形,所述活塞內設置有卡位腔,所述連接桿的尾端嵌合在卡位腔內。
優選地,所述活塞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若干道凸軌,所述凸軌緊貼霧化管的內表面。
優選地,所述控油螺紋件包括主體部、油道部和沿主體部的外壁軸向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螺紋部,所述油道部貫穿主體部和第二螺紋部,在所述油道部與第二螺紋部之間形成有環形腔,所述油道部上環周的設置有若干個與環形腔相連通的下油孔,所述導氣管的尾端套接在油道部內。
優選地,所述導氣管的尾端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嵌套有密封圈。
優選地,所述油道部的尾端套接有下油墊片,所述下油墊片位于下油孔的下方;所述油道部上、位于下油孔的上方開設有氣孔。
優選地,所述底部固定套包括呈上下分布的第三螺紋部和霧化腔部,所述控油螺紋件容置在第三螺紋部內并與第三螺紋部連接,所述發熱裝置與霧化腔部連接。
優選地,所述發熱裝置包括電極固定座和螺紋底座,所述螺紋底座與霧化腔部連接,所述電極固定座容置在螺紋底座內并與螺紋底座連接;
所述電極固定座上套接有負極輸導柱和開設有氣道的正極輸導柱,所述正極輸導柱通過絕緣塞連接有進氣螺紋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采用活塞運動原理,通過按鍵裝置控制活塞在霧化管內運動,以對霧化管內的空氣進行擠壓,從而霧化管內的煙油經過控油螺紋件被定量擠出,然后煙油與發熱裝置進行充分接觸,實現煙油的最終霧化;其結構簡單、煙油霧化充分、煙霧口感舒適,可實現抽多少、按多少的功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分解狀態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分解狀態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志賓,未經劉志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43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