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聯軸器找正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1117.3 | 申請日: | 2014-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96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沈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鋼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5/252 | 分類號: | 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 地址: | 2009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軸器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聯軸器安裝時進行找正的工具。
背景技術
聯軸器是用來連接不同結構中的主動軸和被動軸,使之共同旋轉以傳遞扭矩的零部件。在安裝聯軸器時必須進行精確的找正、對中,以確保聯軸器所連接的兩軸的旋轉中心同心,否則會引起轉動設備的振動值超標;一旦振動值過大將會在聯軸器上產生很大的應力,并將嚴重的影響軸、軸承以及軸上其它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會引起整臺機器和基礎的振動或損壞,這會嚴重威脅傳動設備的正常運行。尤其是高速運轉的設備,對聯軸器找正的數據控制極為嚴格。
由于聯軸器所連接的是兩段不同的軸,要使這兩段軸的中心達到非常嚴格的同心,必須采用一些輔助測量器具測量找正才能完成。目前常用的聯軸器找正一般是采用直尺測量法,是利用聯軸器外表面同尺寸,即當兩側聯軸器外側表面同線時兩聯軸器同軸的特性。測量時,如圖1a、1b所示,將直尺2擱置在一側聯軸器1a的外表面,來檢測另一側聯軸器1b外表面與直尺2的間隙a,由此來判定兩聯軸器1a、1b的偏移量。在對偏移量進行調整時,需要將直尺2取下,騰出雙手來進行作業,調整作業完成后,需要再次安裝直尺來進行檢驗。同時在調整作業時,還需要測量多點,如圖1b所示,來保證同軸度,這也需要頻繁將直尺取下再安裝。頻繁的將直尺取下、再安裝,這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從而造成聯軸器同軸度調整作業效率低下。
為此,需要一種能夠將直尺固定在聯軸器表面的工具來提高調整作業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聯軸器找正工具,可使直尺固定在聯軸器表面,以簡化聯軸器找正操作、提高聯軸器的找正的速度,并能夠適應不同軸徑的聯軸器的找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聯軸器找正工具,包括底部呈V字形的定位塊、直尺、緊定螺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塊的V字形底面上嵌設有磁鐵,定位塊下部中間設有凹槽,凹槽的上方設有一個第一螺紋孔,定位塊的側面設有第二螺紋孔,第二螺紋孔與定位塊上的凹槽垂直,在第一螺紋孔和第二螺紋孔中配合所述緊定螺釘,直尺插設在所述凹槽中并且其一端伸出凹槽以露出V字形底面,直尺插入在凹槽中的部分由第一緊定螺釘和第二緊定螺釘固定。
所述磁鐵的數量為兩個,呈左右對稱地嵌設在定位塊的V字形底面的各個面上。
在定位塊分別加工有兩個第一螺紋孔和兩個第二螺紋孔并分別配設有兩個第一緊定螺釘和兩個第二緊定螺釘。
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下列優點:可提高聯軸器找正速度和精度,且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a是現有采用直尺進行測量找正的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右視圖;
圖2a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聯軸器找正工具的結構示意的主視圖,其中作了局部剖視;
圖2b是沿圖2a中A-A線剖切的剖視圖;
圖3a是圖2a所示實施例的本實用新型聯軸器找正工具中的定位塊的結構示意的主視圖;
圖3b是沿圖3a中B-B線剖切的示意圖;
圖4a是采用圖2a所示實施例的本實用新型聯軸器找正工具對聯軸器進行找正的原理示意的主視圖;
圖4b是圖4a的局部剖切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從下述實施方式所體現的精神來理解本實用新型,各技術術語可以基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來作最寬泛的理解。圖中相同或相似的構件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
如圖2a、圖2b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聯軸器找正工具4,包括底部呈V字形的定位塊42、直尺41、第一緊定螺釘43a、第二緊定螺釘43b。其中,定位塊42的V字形底面425的兩個面上分別嵌設有磁鐵424,如圖3a、圖3b所示,定位塊4的下部中間,即V字形底面的兩個面相交部位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凹槽423,凹槽423的上方加工有一個第一螺紋孔421a,定位塊的一個側面設有第二螺紋孔421b,第二螺紋孔431b與定位塊上的凹槽423相垂直,第一緊定螺釘43a、第二緊定螺釘43b配合第一螺紋孔421a和第二螺紋孔421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鋼特鋼有限公司,未經寶鋼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11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