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60390.4 | 申請日: | 2014-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09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郁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市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J15/00 | 分類號: | 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孫家豐 |
| 地址: | 314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 空腸 營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一種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的結構。
背景技術
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包括一根軟性的管體、灌液嘴和頭部,頭部的前端密封,頭部的側壁上有出液孔。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用于胃管鼻飼困難而小腸的功能還存在的患者,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前部成螺旋形,可經胃腸的蠕動進入小腸,將營養液直接送入小腸。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管體的材質較軟,插入時需要在管體內插入導引鋼絲幫助,但即使使用了導引鋼絲,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的前部仍然成彎鉤形,由于人體的咽部形狀較復雜,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易進入咽部其他部位而不易進入食道,特別是昏迷的患者,易造成插管失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改進結構的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應用于已留置了胃管的患者,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這種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包括管體、灌液嘴和頭部,灌液嘴與管體的后端相連,頭部固定在管體的前端,頭部的前端密封,頭部的側壁上有出液孔,管體的壁上接近頭部處有第一個操作孔,管體的壁上離頭部90~100cm處有第二個操作孔。
這種結構的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插管時,可先利用留置在患者體內的胃管將導引鋼絲插入胃內,再依靠螺旋型空腸營養管上的兩個操作孔將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套在導引鋼絲上,令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沿導引鋼絲插入患者體內,從而保證插管成功。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這種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包括管體1、灌液嘴2和頭部3,灌液嘴與管體的后端相連,頭部固定在管體的前端,頭部的前端密封,頭部的側壁上有出液孔4。管體1的壁上接近頭部處有第一個操作孔5,管體的壁上離頭部90~100cm處有第二個操作孔6。
這種結構的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插管時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在患者的鼻翼部位剪斷胃管;
2、取下導引鋼絲尾端的導絲帽,將導引鋼絲的前端插入患者體內的胃管內,直至導引鋼絲進入體內的長度比體內胃管的長度稍短,導引鋼絲的前端進入胃內,此時導引鋼絲在患者體內的長度約為50cm;
3、沿導引鋼絲將剩余的胃管從體內拔出,并從導引鋼絲的尾端移除;
4、將導引鋼絲的尾端插入螺旋型空腸營養管的第一個操作孔5中,使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套合到導引鋼絲上,待到導引鋼絲的尾端到達螺旋型空腸營養管上的第二個操作孔6處時,令導引鋼絲的尾端從螺旋型空腸營養管上的第二個操作孔6中伸出;
5、繼續將螺旋型空腸營養管沿導引鋼絲插入患者體內,直到足夠的長度(90cm左右),再將導引鋼絲從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內拔出;
6、用膠布將螺旋型空腸營養管上的第二個操作孔6封閉,使封閉后的第二個操作孔無滲漏,將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固定好,操作即告完成。
因為胃管的前端為直型,且有一定的硬度,較易插入,利用留置在患者體內的胃管將導引鋼絲插入胃內,再依靠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型空腸營養管上的兩個操作孔將螺旋型空腸營養管套在導引鋼絲上,沿導引鋼絲插入患者體內,從而保證插管成功,置入成功率可達100%,并可減少置管過程中的并發癥。
螺旋型空腸營養管長度一般為145cm,直徑3.3mm,導絲長度也是145cm,直徑約1mm。第一個操作孔5和第二個操作孔6的直徑可以為1.2~1.5mm。螺旋型空腸營養管頭部的長度約為12mm,第一個操作孔5與頭部相距可為5mm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市第一醫院;,未經嘉興市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603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