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仿生復合補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7219.8 | 申請日: | 2014-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338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明;張雪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水無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27/26 | 分類號: | A61L27/26;A61L27/18;A61L27/56;A61L27/50;A61L31/06;A61L31/14;A61F2/02;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生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仿生再生修復可吸收降解補片。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經常需要對缺損及損傷組織的封閉、修復及防止粘連。目前國內外的組織補片分為兩種,一種是從生物尸體上獲得的,具有異種動物的免疫原特征,雖然經過嚴格處理,但事實證明,動物源類的產品植入人體后,其生物安全性仍然無法保證,尤其是在出現動物性傳染病的時候,這類材料更是時常發生植入人體的異常反應。另一種是用合成材料制備的補片,起物理隔離作用。現有的產品有羧甲基纖維素、殼聚糖、膠原及纖維蛋白膠的膜及凝膠產品,這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損傷組織的封閉、修復及防止粘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其產品存在諸多缺陷影響了功能的發揮,如膠原蛋白海綿產品不柔軟,與組織貼附性能差,為獲得一定的力學性能,添加交聯劑,對組織有毒性,還容易導致鈣化形成。因此,研制一種克服現有膜產品缺陷的創新產品具有非常重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現有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對組織缺損具有再生修復效果的仿生復合補片;
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種該仿生復合補片的制備方法;
本實用新型目的之三是提供了該仿生復合補片作為缺損組織的黏貼、封閉、堵漏、止血、隔離、修復、防止粘連的用途。也可作為藥物的緩釋載體及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仿生復合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離膜,所述隔離膜兩側分別均布孔,令隔離膜一側形成細胞誘導層、另一側形成外層空間,中部為誘導空間,外層空間外覆蓋有防滲透層。
所述防滲透層為0.1mm~0.3mm的電紡膜,所述隔離膜上孔與孔之間的距離為50μm~200μm、深度0.5~1.4mm,所述孔為直徑為50μm~150μm。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仿生復合補片制備方法為:所述隔離膜和防滲透層膜由A組分與B組分組成,所述A組分主要包括PDLLA和PLLA,?PDLLA含量為75~85%,PLLA含量為2~12%。所述B組分功能因子主要為卵磷脂,含量為3~13%。
所述隔離膜的制備方法為:將A組分溶于乙酸乙酯中,再混合入B組分,攪拌24h;將聚合物溶液均勻地倒在模具里,當膜形成后,45℃度抽真空24小時,制得具有一面帶有孔,一面光滑且厚度為0.3mm的隔離膜,在光滑面激光打孔:孔與孔之間的距離為50μm~200μm、深度0.5~1.4mm,孔為直徑為50μm~150μm。
所述滲透層制備方法為:將A組分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攪拌24小時,再混入B組分。在濕度為45~65%,溫度為18~28℃的環境中,電紡得到電紡絲直徑為150nm,厚度為0.2mm的的電紡膜。
將細胞細胞誘導層和細胞防滲層利用乙酸乙酯粘合得到仿生復合補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仿生復合補片用于外科手術中缺損組織的黏貼、封閉、堵漏、止血、隔離、修復、防止粘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復合,雙面打孔為細胞的停泊、生長、繁殖提供生存空間,且通過材料的優化組合調控材料的體內降解速率,有利于細胞的雙向生長;功能因子卵磷脂的添加有助于細胞的黏附、伸展,可調控細胞-基質之間和細胞-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材料在損傷組織的修復、再生等方面的多功能用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仿生復合補片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細胞誘導層制備:
將2gPDLLA(Mη=8萬)和0.48gPLLA(Mη=8萬)溶于30ml乙酸乙酯中,再混合入卵磷脂,其與聚乳酸材料的混合比例(質量百分比)為4/100,攪拌24h。將聚合物溶液均勻地倒在模具里,當膜形成后,45℃度抽真空24小時,制得隔離膜。在膜上激光打孔:孔直徑為150μm,孔與孔之間的距離為200μm、深度0.1mm,厚度為0.3mm。
2、細胞防滲層制備:將2gPDLLA(Mη=8萬)和0.48gPLLA(Mη=8萬)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攪拌24小時,再混合入卵磷脂,其與聚乳酸材料的混合比例(質量百分比)為4/100。在濕度為45~65%,溫度為18~28℃的環境中,電紡得到電紡絲直徑為150nm,厚度為0.2mm的的電紡膜。
3、將細胞細胞誘導層和細胞防滲層利用乙酸乙酯粘合得到具有三層結構厚度為0.5mm的聚乳酸仿生復合補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水無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水無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72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文字糾錯筆及其系統
- 下一篇:附加式輪椅安全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