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飛行器的變徑支臂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7187.1 | 申請日: | 2014-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27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斌;張堅任;張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斌;張堅任;張建軍 |
| 主分類號: | B64C27/32 | 分類號: | B64C27/3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繼德 |
| 地址: | 012000 內蒙古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器 變徑支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人飛行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無人飛行器的變徑支臂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無人飛行器(多旋翼無人直升機)機身都采用一體成型結構,當其發生墜機、側碰等,一般會先損壞其支臂。
但是,由于現有技術將無人飛行器(多旋翼無人機)支臂和機身做成一體成型結構,在發生墜機、側碰時,會由于沒有一個及時斷裂點而導致內部核心部件受損或整個機身摔裂,造成較高的維修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能夠在發生墜機、側碰等情況時優先斷裂的無人飛行器支臂,這能夠保證只摔壞支臂,保護飛行器內部核心結構和機身。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人飛行器的變徑支臂,包括大徑部分、小徑部分、應力集中部分,大徑部分與機身相連,大徑部分與小徑部分通過應力集中部分連接;
大徑部分與應力集中部分通過第一尖角連接,小徑部分與應力集中部分通過第二尖角連接。
由常識可知,當兩個物體連接部分發生尖銳過渡時,會在尖銳部分產生應力集中,當收到外力作用時,尖銳部分一般會先被破壞。
當飛行器發生側碰等情況時,只要小徑部分先與碰撞物體接觸,碰撞時的作用力會先作用在小徑部分上,由于小徑部分與大徑部分通過應力集中部分連接,當作用力傳到應力集中部分時,應力集中部分會先行斷裂,以此來降低飛行器的受損程度,大徑部分可以設計出可更換的結構,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壞范圍和維修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降低飛行器的受損程度;當大徑部分可以設計出可更換的結構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壞范圍和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無人飛行器的變徑支臂,包括大徑部分1、小徑部分2、應力集中部分3,大徑部分1與機身相連,大徑部分1直徑大于小徑部分2直徑;
大徑部分1與小徑部分2通過應力集中部分3連接;大徑部分1與應力集中部分3通過尖角3a連接,小徑部分2與應力集中部分3通過第二尖角3b連接。
當飛行器發生側碰等情況時時,只要小徑部分2先與碰撞物體接觸,碰撞時的作用力會先作用在小徑部分2上,由于小徑部分2與大徑部分1通過應力集中部分3連接,當作用力傳到應力集中部分3時,應力集中部分3會先行斷裂,以此來降低飛行器的受損程度。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斌;張堅任;張建軍,未經李斌;張堅任;張建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71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墨混合攪拌裝置
- 下一篇:可調式多頻帶縫隙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