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沉渣儲泥化糞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6565.4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20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峰 |
| 主分類號: | C02F11/04 | 分類號: | C02F11/04;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沉渣 化糞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化糞池是一種處理污水和污泥的設施,化糞池的有效容積由污水容積和污泥容積構成,化糞池內部一般被分隔為多格容器空間,不同空間之間由過水洞口連通,過水洞口位于隔墻的中部,化糞池中的污泥以懸浮物、沉積物、漂浮物的形式存在,如果化糞池沒有及時清掏,沉積的污泥超出過水洞口,就會造成堵塞,進入化糞池的污染物有可降解物質和難降解物質,還包括泥沙等不降解物質,一般情況下,污水在進入化糞池之前都有檢查井,由于檢查井底部是平底或流槽,泥沙等沉渣物質會直接進入化糞池并占用化糞池內的有效容積,逐步累積,由于化糞池的深度較大,底部沉積的沉渣也難以清掏。避免沉渣等物質在化糞池中累積,能夠改善化糞池內污泥形態和容積利用率,根據泥沙沉渣沉淀的特性,在化糞池主容器之前附加埋深較淺的沉渣沉淀池,就能夠截留沉渣且有利于清理。另外,將化糞池的過水口或過水管提高在水面上方,就能避免堵塞,增大了化糞池中的儲泥空間,化糞池的出水水質主要受出水端的處理工藝影響,改善化糞池末端容器空間的污水處理狀況,就能夠改善水質,當污泥在串聯的容器空間逐個依次累積,末端空間的污泥累積最少,減少了污水在化糞池內的無效停留,有利于污水處理。因此,在化糞池污泥主容器空間之前設置有沉渣作用的檢查井,在化糞池內容積空間上方設過水口,在化糞池末端容器空間進行污水處理,就能夠有效截留沉渣,避免沉渣在化糞池內的累積,有助于提高污泥儲量,縮短污水停留時間,減小污水容積空間,改善水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在工藝流程中依次進行泥渣沉積、污泥處理、污水處理的化糞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化糞池容積空間依次為沉渣前處理、污泥存儲處理、末端污水處理三個串聯的推流式工藝段,沉渣前處理段在進水端,由進水管串聯了至少一個帶沉淀槽的沉渣過水空間,沉渣過水空間的底部有低于管道底面的沉渣槽,沉渣過水空間出水管連接污泥存儲處理段,污泥存儲處理段包括至少兩個串聯的泥水處理容器空間,在泥水處理容器空間的側壁設有不低于液面的過水管或過水口,連通下游的泥水處理容器空間,過水管是直通管或者是在過水管的進出水口安裝過水導流溢流裝置,末端的泥水處理容器空間是平流沉淀池或者雙層沉淀池或者三相分離池或者在過水截面安裝截污材料或填料的污水處理空間,在末端泥水處理段空間設有出水管或出水口,出水部位是直通的出水管或者在出水管之前安裝過水導流溢流裝置,各個容器空間上方的頂部設有檢查口或檢查井,進水管高于過水管和出水管,過水導流溢流裝置的上頂面的堰板高出液面,下底面堰板低于液面,側面與過水管或進、出水管相通。
所述泥水處理容器空間是單體或整體的容器空間,每個單體容器空間是圓形或多邊形的由多個筒狀預制混凝土構件、底板、頂板疊合拼裝的容器,或者由玻璃鋼或工程塑料制作的圓柱狀或多邊體狀的容器,或者是磚砌或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容器。
所述過水導流溢流裝置是由堰板圍成的導流溢流通道,設在容器側壁的管或洞口一側或兩側,通道側壁堰板所圍成的俯視形狀是多邊形或圓弧形。
所述三相分離池是在化糞池出水端之前的容器中間設有泥水分隔板,將容器在水平方向分成上下兩部分,泥水分隔板的低位處有沉泥口或沉泥管,泥水分隔板的高位處與清掏排氣通道相通,清掏排氣通道是在檢查口下方的豎向的通道,通道的下開口與容器下部相通。
所述沉渣過水空間是俯視圓形或多邊形的容器,上方設有檢查口,在進出水管的下方設沉渣槽。
在有多個污泥存儲的泥水處理容器空間時,為了提高空間的污水過水流速,可在前段容器空間的中間部位設助流洞口,與下一個容器空間相連。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處理生活污水及污泥,改進傳統化糞池,有益之處在于能夠避免沉渣在化糞池中累積,縮短污水停留時間,增大污泥有效容積,避免污泥堵塞問題,對污水與污泥進行綜合處理。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1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2的剖立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3的剖立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4的剖立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5的剖立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6的剖立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7的剖立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峰,未經趙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65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