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制冷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5967.2 | 申請日: | 2014-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4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東井上真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5B41/06 | 分類號: | 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 循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噴射器的制冷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制冷循環裝置具備壓縮機、冷凝器、氣泡產生機構、噴射器、及蒸發器,從壓縮機排出了的氣體制冷劑的一部分旁通到氣泡產生機構。然后,利用氣泡產生機構,使從壓縮機排出了的氣體制冷劑流入到從冷凝器流出了的液體制冷劑中以產生氣泡。由此,在噴射器內的驅動流體與吸引流體的混合被促進,噴射器的效率提高。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02812號公報(說明書摘要)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使從壓縮機排出的氣體制冷劑分支地流入氣泡產生機構。因此,在蒸發器處的制冷能力降低,并且制冷效果也減小。其結果是,存在制冷循環裝置的制冷能力及能量效率降低這樣的課題。
此外,為了彌補蒸發器中的制冷能力的降低,需要使壓縮機的驅動頻率上升并增加制冷劑的循環量,存在制冷循環裝置的能量效率降低這樣的課題。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課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獲得一種能夠提高噴射器的效率的制冷循環裝置。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獲得一種能夠提高制冷能力及能量效率的制冷循環裝置。
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制冷循環裝置具備:第一制冷劑流路,該第一制冷劑流路由制冷劑配管連接壓縮機、冷凝器、第一膨脹閥、第一蒸發器、及噴射器的制冷劑吸引口而成;第二制冷劑流路,該第二制冷劑流路在所述冷凝器與所述第一膨脹閥之間分支,并且由制冷劑配管連接所述噴射器的制冷劑流入口、所述噴射器的制冷劑流出口、第二蒸發器、及所述壓縮機而成,在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的、所述冷凝器與所述噴射器的制冷劑流入口之間,依次連接第二膨脹閥、及將從所述第二膨脹閥流出了的制冷劑中包含的氣泡微細化的氣泡微細化機構。
優選地,流入所述氣泡微細化機構的制冷劑的干度大于0且小于0.1。
優選地,所述氣泡微細化機構包括:將所述制冷劑分離為氣相和液相的氣液分離器;將由所述氣液分離器分離了的液相的所述制冷劑和氣相的所述制冷劑進行混合的混合器。
優選地,所述混合器具備:供液相的所述制冷劑流通的液相制冷劑流路;和使氣相的所述制冷劑向所述液相制冷劑流路噴出的氣相制冷劑流路。
優選地,所述氣泡微細化機構包括回旋室,該回旋室形成有流入口及流出口并且制冷劑通路面積朝向所述流出口減小,使從所述流入口流入了的所述制冷劑成為回旋流,并使其從所述流出口流出。
優選地,多個所述回旋室鄰接地設置,從所述回旋室的所述流出口流出的所述制冷劑流入鄰接的所述回旋室。
優選地,所述氣泡微細化機構由供所述制冷劑通過的多孔質體構成。
實用新型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第二制冷劑流路的、冷凝器與噴射器的制冷劑流入口之間依次連接第二膨脹閥及氣泡微細化機構。
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噴射器的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制冷能力及能量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制冷劑回路圖。
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噴射器107的結構與內部的壓力分布的圖。
圖3a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第一蒸發器104及第二蒸發器108的結構的概要的圖。
圖3b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第一蒸發器104及第二蒸發器108的結構的概要的圖。
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冷凝器102的結構的概要的圖。
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動作狀態的莫里爾線圖。
圖6a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2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氣泡微細化機構106的結構的圖。
圖6b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2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氣泡微細化機構106的結構的圖。
圖7a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3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氣泡微細化機構106的結構的圖。
圖7b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3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氣泡微細化機構106的結構的圖。
圖8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4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氣泡微細化機構106的結構的圖。
圖9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4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混合器805的結構的圖。
圖10是表示實施方式1中的制冷循環裝置的噴射器107的效率與干度之間的關系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596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