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5250.8 | 申請日: | 2014-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6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宋寬強;崔忠省;雷衍慶;王亞娟;樊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煤田地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54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直 救援 救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難救援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礦難事故的頻繁出現,礦山救援裝備的技術水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提高救援裝備的技術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救援裝備的整體效能,將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是礦山救援裝備的發展方向。它是提高處置礦山惡性事故能力的重要舉措,更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礦山應急救援關系到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形象、關系到政府的執政能力和形象、甚至關系到國家的國際形象。
認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應急處理工作,做到應急行動協調一致,維護社會穩定,保證遇險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進一步增強應對和防范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和事故災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垂直救援救生艙,它是在井下作業人員被困,地面救援人員無法靠近事故地點的情況下,通過大孔徑鉆孔,利用該設備直接將被困人員從孔內提升到地面,為被困人員打通救生通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下部艙體、中部艙體和上部艙體;其中,下部艙體通過下脫離機構與中部艙體相連接,其周向均勻設置有4個導向減震輪;中部艙體通過上脫離機構與上部艙體相連接,其周向開設有艙門以及內部設置有供氧設備、通話設備和逃生降落裝置;上部艙體的周向均勻設置有4個導向減震輪,上部艙體內壁的頂端焊接有頂板,其頂部焊接有用于起吊的吊環,頂板底部焊接有與其中心位置開設的通孔相貫通的第一支撐管,且第一支撐管底部出口與中部艙體相貫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下部艙體的內壁底部從上至下依次焊接有筋板和底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筋板和底板的中心焊接有第二支撐管。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用于使下脫離機構與中部艙體分離的操作手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中部艙體內壁的頂部安裝有擋板,擋板的底部設置有監控設備和防爆式LED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用于使上脫離機構與中部艙體分離的拉環。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上部艙體的內壁底部與上脫離機構之間焊接有護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上部艙體頂端的周向上焊接有8個圓弧形的支架,各個支架通過支撐板加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其用于礦井發生事故后,礦工被困井下,由地面打通一個垂直救援通道,將救生艙降入井下,被困礦工進入救生艙,由提升系統將救生艙安全提升至地面,實現垂直救援。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頂部設計為錐形圓弧結構,在升井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艙體上、下部各設計有減震裝置,在救援過程中對艙起到減震作用,并有效降低罐體與井壁的磨損,保證救生艙在上升過程中保持平穩;救生艙上部、下部設有逃脫機構,該機構采用定滑塊原理,機械傳動,系統可靠,以便升井過程中發生意外時,可將被困人員繼續提升至地面,或在逃生降落裝置幫助下把礦工送回到礦井底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脫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脫離機構的原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導向減震輪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脫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一種垂直救援救生艙,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下部艙體21、中部艙體17和上部艙體7。
其中,下部艙體21通過下脫離機構20與中部艙體17相連接,其周向均勻設置有4個導向減震輪5,且下部艙體21的內壁底部從上至下依次焊接有筋板22和底板23,筋板22和底板23的中心焊接有第二支撐管24,此外,包括用于使下脫離機構20與中部艙體17分離的操作手柄19。
中部艙體17通過上脫離機構9與上部艙體7相連接,其周向開設有艙門16以及內部設置有供氧設備17、通話設備11和逃生降落裝置13,中部艙體17內壁的頂部焊接有擋板10,擋板10的底部設置有監控設備12和防爆式LED燈15,此外,還包括用于使上脫離機構9與中部艙體17分離的拉環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煤田地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煤田地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52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