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3522.0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00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忠;李兆東;樊啟洲;周勇;黃海東;劉青;張沙沙;翟康毅;張強;雷志強;盧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充種齒 充種帶 | ||
1.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包括充種帶本體(1),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上設有充種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室(2)的口部沿運動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充種齒(3),所述充種齒(3)朝向所述充種室(2)的一側設有向外傾斜的導向內斜齒面(3a),所述導向內斜齒面(3a)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的夾角α為30~6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齒(3)背向所述充種室(2)的一側設有導向外齒面(3b),所述導向外齒面(3b)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的夾角β為9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齒(3)的頂面(3c)為弧形結構,所述頂面(3c)沿運動方向的兩側分別與所述導向內斜齒面(3a)和所述導向外齒面(3b)相連,所述頂面(3c)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平滑過渡相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齒(3)朝向運動方向的一端外側設有導向外斜齒面(3d),所述導向外斜齒面(3d)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的夾角為90°,所述導向外斜齒面(3d)與所述導向外齒面(3b)的夾角γ為120~150°。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內斜齒面(3a)、所述充種齒(3)的頂面(3c)和所述導向外斜齒面(3d)向運動方向延伸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相交于同一O點,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所述導向內斜齒面(3a)、所述頂面(3c)和所述導向外斜齒面(3d)在所述充種齒(3)朝向運動方向的一端形成尖楔形結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內斜齒面(3a)背向運動方向的一端位于所述充種室(2)的內壁上。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面(3c)與所述充種帶本體(1)外表面之間距離的最大值H為2~3mm,所述頂面(3c)的圓弧半徑為18~22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齒(3)的長度L為15~18mm,所述充種齒(3)的寬度W為2.5~4.5mm,位于同一所述充種室(2)兩側的所述充種齒(3)之間的距離為D為5~7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室(2)沿運動方向的豎直截面形狀為倒等腰梯形,所述倒等腰梯形的下底邊長為1.5~2.5mm,上底邊長為13.5~14.5mm,所述倒等腰梯形的下底邊與腰邊之間的夾角ε為120~150°,所述充種室(2)的寬度與位于同一所述充種室(2)兩側的所述充種齒(3)之間的距離D一致。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充種齒的充種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種帶本體(1)沿運動方向至少設置有一排所述充種室(2),相鄰兩排所述充種室(2)交錯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35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桿擺動式撒肥機
- 下一篇:一種種子包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