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頭夾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3245.3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49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鄭健毅;彭英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夾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夾持暨移動光纖頭的技術,特別有關于一種光纖頭夾持器。
背景技術
光纖,是由兩個光纖頭之間串接光纖導線構成,常見被應用在信號傳輸、光電傳輸等通信領域上。本實用新型所要探討的是,有關光纖在產制加工過程中所面臨的移動問題,特別是在自動化機具中如何便利的移動光纖頭進行例如是研磨、清洗、檢測等加工暨品管制作過程,以利提升產制效率的問題。
由于,光纖頭是包覆于光纖導線的兩個端部,且利用光纖頭充當聯結器,以便將光纖導線連結于所需傳輸信號的兩個連接埠之間,因此在研磨、清洗、檢測時,自動機具必須先將光纖頭移動至準位,但是,目前業界的技術仍仰賴人力將光纖頭逐一地移動至各個研磨、清洗、檢測的區站內,缺乏整合成一慣化的自動制作過程考量,為其缺弊所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決傳統需仰賴人力移動光纖頭來進行例如是研磨、清洗、檢測等加工暨品管制作過程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在于提供一種光纖頭夾持器,其技術手段包括:兩光纖頭,分別形成于一光纖導線的兩端頭;及兩夾持器,相對配置于一滑臺的端側,該滑臺連接一驅動器,該驅動器固設于一基座上,所述夾持器夾持光纖頭并經由驅動器帶動而位移。
依此,本實用新型利用夾持器自動地將光纖頭夾取及放置于加工區站內,而且所述的加工區站不應受到上述研磨、清洗、檢測作業的限制,來解決傳統需仰賴人力移動光纖頭的問題。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基座設置有一調整桿,該調整桿能控制滑臺的位移量,其中該滑臺固設有一桿座,該調整桿導持桿座而控制滑臺的位移量。依此,經由調整桿來控制夾持器的位移量,進而使光纖頭能移動至準位。
在進一步實施中,所述光纖頭容置于一治具內,所述夾持器夾持治具而帶動光纖頭位移,其中該治具雙側分別形成有一槽部,所述夾持器夾持槽部而帶動光纖頭位移,所述夾持器分別形成有對應槽部的一肋部,所述夾持器經由肋部嵌合于槽部而帶動光纖頭位移。依此,夾持器經由肋部嵌合于槽部,使夾持器能穩定且牢靠的夾持光纖頭而不致發生晃動。
以上內容與后續的實施方式及附圖簡單說明,皆是為了能夠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所能產生的功效。而有關本實用新型可供據以實施的相關細節,也將在后續的詳細說明及附圖中加以闡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光纖頭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配置圖;
圖3是圖2的前視圖;
圖4是圖3中的A-A剖面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動作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0-光纖頭;11-光纖導線;12-端頭;20-夾持器;21-爪柄;211-肋部;30-滑臺;31-桿座;40-驅動器;50-基座;60-治具;61-上治具;62-下治具;63-框孔;64-槽部;70-調整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請合并參閱圖1及圖2,揭露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態樣,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光纖頭夾持器,包括兩光纖頭10及兩夾持器20。其中:
如圖1所示,說明所述光纖頭10是形成于一光纖導線11的雙側端頭12,所述光纖頭10在實施上是容置于一治具60內,該治具60可以是由塑膠模制成型,該治具60形成有一框孔63,該框孔63的形狀必須包含上述光纖頭10的外形,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中當光纖頭10的外形概略呈四邊形時,框孔63的孔形必須容納亦或是包覆光纖頭10,但是框孔63的孔形并不一定要制成和光纖頭10的外形相同,進一步的說,框孔63的孔形只要能容載或局部或全部包覆光纖頭10,使光纖頭10穩定且牢靠的容置于治具60的框孔63內,即達到目的。上述的治具60實質上可由一上治具61及一下治具62模組結合而成,上述的框孔63在實施上是由一上治具61和一下治具62相互結合形成。
如圖2所示,說明所述夾持器20于實施上,可以是氣動夾爪,屬市售品,其具有兩相對的爪柄21,通過氣壓源的驅動,能使兩爪柄21分別以相對靠近及相對遠離的方式來進行移動,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兩夾持器20是相對配置于一滑臺30的端側,而該滑臺30連接一驅動器40,該驅動器40在實施上為氣壓缸,且該驅動器40是固設于一基座50上,由此,當夾持器20夾持光纖頭10后,能利用驅動器40經由滑臺30帶動夾持器20進行位移,進而達到將光纖頭10夾取及放置的自動化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32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