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化工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2323.8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8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姚金榮;畢曉芳;勞吉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潤弘貿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13/10;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工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反應釜。?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用于制備印染助劑的反應釜沒有設置攪拌裝置,使得反應的物料攪拌不充分和不均勻,這就直接導致反應速度慢,且反應不完全,浪費了資源,提高了生產成本,且反應后罐內殘留下的一些反應介質容易腐蝕,影響了反應設備,不能提高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3123964?U,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印染助劑的反應裝置,其在罐蓋上安裝有伸入于罐身內的攪拌軸,攪拌軸底端安裝有錨形槳葉,實現對物料的攪拌,加快反應速度。
然而某些印染助劑在制備過程中有有害物質揮發出,因此需要在密閉環境中進行攪拌。傳統帶攪拌反應釜大多采用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填料密封的密封性能差且阻力大、易損耗;而機械密封則價格高,使用一段時間后密封性能下降,維護更換成本高昂。
此外,有時反應需要一定的加熱環境,傳統只能通過對罐體加熱來實現對物料的加熱,加熱速度緩慢且罐內物料溫度不均勻,不利于反應的順利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一種化工反應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化工反應釜,組成包括罐身、罐蓋、攪拌電機、攪拌軸、攪拌槳,所述罐身上設有投料口、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蓋中央開設圓孔,圓孔上方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內設置有密封球面軸承,所述密封球面軸承的球體連接攪拌軸,密封球面軸承的軸承箱與支架固定,所述圓孔與球體之間固定有柔性密封膜,所述柔性密封膜與支架之間形成密封腔,該密封腔內注滿純水;所述罐身底部安裝有電加熱管,所述電加熱管上方的罐身內壁固定有朝斜下方向噴射的噴嘴,所述電加熱管下方的罐身底部固定有抽水口,所述罐身外設置有將抽水口與噴嘴連接的管路,管路上安裝有水泵。
本實用新型化工反應釜,進一步的改進在于:
1、所述罐蓋上安裝有觀察口。
2、所述罐蓋上安裝有插入罐身內的溫度計。
3、所述柔性密封膜呈環形,內外側分別通過法蘭與球體、罐蓋圓孔密封連接。
4、所述罐蓋與罐身的接口處卡裝接合。
5、所述罐蓋上安裝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上裝有泄壓閥。
6、所述噴嘴的噴射方向與攪拌軸轉動方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反應釜使用球軸承實現攪拌槳全方位的攪動,不留死角;選用柔性密封膜密封,使得內部罐內氣體不泄露,有效保護操作人員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由于密封膜上方的密封腔內注有水,因此當罐內壓力變化時,特別是壓力大幅增加時或壓力急劇降低時,密封腔能夠對密封膜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這是因為當外界壓力變化時液體的體積隨幾乎不發生變化,因此密封膜不會鼓起或塌陷,也就不會受到額外的張力,因此不易破損,使用壽命更長。
故,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密封結構成本低廉,且能夠承受罐內不同的壓力變化,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此外,罐身內設置有電加熱管,能夠對物料進行加熱,并且采用水循環噴射的方式提高加熱的均勻度,能夠迅速將熱量傳遞給罐身內的物料,實現對物料加熱的目的,比傳統不帶加熱或者對罐身加熱的設備,本實用新型反應釜能夠使物料更均勻的被加熱,提高物料的反應速度和平穩性,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反應釜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噴嘴噴射水流示意圖。
圖3是電加熱管示意圖。
圖中標號示意如下:
1-罐身,1'-罐蓋,2-電機,3-攪拌軸,4-攪拌槳,5-投料口,6-出料口,7-觀察口,8-支架,9-軸承箱,10-球體,11-柔性密封膜,12-密封腔,13-噴嘴,14-電加熱管,15-溫度計,16-水泵,17-管路,18-排氣管,19-泄壓閥,20-抽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潤弘貿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潤弘貿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23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