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定位的車門鉸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0317.9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2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龐小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D11/10 | 分類號: | E05D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284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位 車門 鉸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造領域,涉及一種夾持或定位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可定位的車門鉸鏈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上的車門鉸鏈是車身和車門的重要連接部件,車門鉸鏈的安裝位置直接影響到車門的位置、開啟角度及車體外觀質量,也就是說鉸鏈安裝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乎車門的間隙、斷差問題,反過來說,對車門總成質量、開啟角度、間隙以及斷差等參數的要求又決定了車門鉸鏈的安裝位置,因此車門鉸鏈的位置與整車的裝配質量是相互關聯的。
現在車門鉸鏈的裝配工藝是先將鉸鏈裝配至車門上,然后分別依靠前、后門安裝與車身進行外觀匹配來不斷調試車門鉸鏈的安裝位置,由于一般的車門板、車門鉸鏈與側圍板都是通過螺栓連接,通過調整車門板與側圍板的間隙來達到整車間隙面差的要求,調整上就需要調整多個方向,這時候為固定車門板方便調試就需要開發單獨的裝具,不但費時、費力,裝具開發成本也比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高效裝配調整車門并可節約裝具開發成本的車門鉸鏈裝置。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定位的車門鉸鏈裝置,包括相互鉸接的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通過第一安裝螺栓固定在車門板上,所述第二安裝板通過第二安裝螺栓固定在側圍板上,其中所述第二安裝板上還設有定位銷,所述側圍板上設有對應定位銷的定位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定位銷,在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裝配在車門板和側圍板之間后,只需要對定位銷以及第一、第二安裝螺栓進行微調就能達到整車間隙面差的要求。
進一步限定,所述車門板里側還設有固定在第一安裝螺栓上的鉸鏈加強板和螺母板。鉸鏈加強板和螺母板的設置進一步加強了車門鉸鏈調試時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通過增加定位銷,不但方便了車門鉸鏈位置的調試,避免了安裝誤差的傳遞和公差累積,而且不需要單獨開發車門板的裝具,節約了成本,人工裝配調整時間也大大減少。
附圖說明
圖1為車門板與側圍板安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車門板打開后車門鉸鏈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可定位的車門鉸鏈裝置,包括通過轉軸相互鉸接的第一安裝板1與第二安裝板2,該第一安裝板1與第二安裝板2構成車門鉸鏈,其中第一安裝板1通過第一安裝螺栓11固定在車門板3上,第二安裝板2通過第二安裝螺栓21固定在側圍板4上,這樣車門板3能通過車門鉸鏈相對于側圍板4轉動進行調試,在第二安裝板2上設有定位銷22,側圍板4上設有定位孔(圖中未示出)以方便第二安裝板2上的定位銷22插入定位孔,定位銷22的設置在定位的同時,避免了車門鉸鏈調試產生較大的誤差。
車門板3主要包括車門內板31和車門外板32,側圍板4包括側圍內板41、側圍加強板43以及側圍外板42。具體來說,第一安裝板1是固定在車門內板31上的,且第一安裝螺栓11依次穿過車門內板31、以及位于車門內板31里側的鉸鏈加強板33和螺母板34,第二安裝螺栓21依次穿過側圍加強板43、側圍外板42和側圍內板41進行固定。
其中鉸鏈加強板33、螺母板34以及側圍加強板43均可以加強車門鉸鏈調試時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定位銷22,在第一安裝板1和第二安裝板2裝配在車門板3和側圍板4之間后,定位銷22保證了第二安裝板2在調試過程不會出現大的偏離,因此只需要微調就能達到整車間隙面差的要求,節約了單獨開發車門板裝具的成本,人工裝配調整時間也大大減少。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定位的車門鉸鏈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031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