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樹脂攪拌釜底部冷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50205.3 | 申請日: | 2014-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42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譚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匯眾化工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5/06 | 分類號: | 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明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41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攪拌 底部 冷卻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樹脂攪拌釜冷卻結構,具體是一種樹脂攪拌釜底部冷卻結構,屬于化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脲醛樹脂膠生產過程中,樹脂攪拌釜在系統中的功能是制備樹脂膠?,F有的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一般采用外包盤管式,此種結構的冷卻管只能盤繞分布在樹脂攪拌釜圓柱體外表面,樹脂攪拌釜的底部封頭部分由于無法盤繞冷卻管,所以這種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無法對底部進行有效冷卻,因此會造成整個攪拌釜的冷卻面積過小,冷卻效率過低,冷卻時間長等問題,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在保留攪拌釜原有的外包盤管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在攪拌釜底部增加冷卻結構,從而能增大冷卻面積,提高冷卻效率,更好更快速地冷卻樹脂膠水。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樹脂攪拌釜的底部冷卻結構,其特征是:此底部冷卻結構采用在攪拌釜底部原有封頭的外側再設置一個比原有封頭大的封頭,并通過封板將兩個封頭焊接封閉形成一個密閉的夾層空間,在夾層空間內錯位設置若干導流板,將夾層空間分隔成沿攪拌釜底部原有封頭外表面爬行的“S”狀蛇形冷卻管路,蛇形冷卻管路設有冷卻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樹脂攪拌釜的底部冷卻結構和樹脂攪拌釜原有的外包盤管冷卻結構共同組成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
所述樹脂攪拌釜的底部冷卻結構被導流板分隔形成的蛇形冷卻管路可以和原有的盤管冷卻管路相連接,構成一個連續的冷卻水回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在常規樹脂攪拌釜原有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底部冷卻結構,可以大幅增加有效冷卻面積,冷卻效率高,樹脂膠水冷卻時間大幅縮短,能更好更快速地冷卻樹脂膠水,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普通樹脂攪拌釜冷卻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冷卻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3為夾層空間被導流板分隔成蛇形冷卻管路的展開示意圖。
圖中:1-盤管冷卻管路,2-封板,3-原有封頭,4-封頭,5-夾層空間,6-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普通常規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如圖1所示,只在樹脂攪拌釜圓柱體外表面外包盤管冷卻管路1,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樹脂攪拌釜底部冷卻結構如圖2所示,底部冷卻結構采用在攪拌釜底部原有封頭3的外側再設置一個比原有封頭3大的封頭4,并通過封板2將兩個封頭3、4焊接封閉形成一個密閉的夾層空間5,在夾層空間5內錯位設置若干導流板6,將夾層空間5分隔成沿攪拌釜底部原有封頭3外表面爬行的“S”狀蛇形冷卻管路,圖3為夾層空間5被導流板6分隔成蛇形冷卻管路的展開示意圖。蛇形冷卻管路設有冷卻水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整個底部冷卻結構和樹脂攪拌釜原有的外包盤管冷卻結構共同組成樹脂攪拌釜的冷卻結構。底部冷卻結構被導流板6分隔形成的蛇形冷卻管路可以和原有的盤管冷卻管路1相連接,構成一個連續的冷卻水回路。
以30m3的樹脂攪拌釜為例,在原有外包盤管冷卻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本實用新型的底部冷卻結構,接通冷卻水對樹脂膠水進行冷卻,冷卻面積能夠增加40%,冷卻時間可以減少四十分鐘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匯眾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桂林匯眾化工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502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