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HDMI接口的PCIE 1x轉16x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8696.8 | 申請日: | 2014-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6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銳;紀亞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3/38 | 分類號: | G06F13/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hdmi 接口 pcie 16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與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HDMI接口的PCIE1x轉16x設備。
背景技術
已有的PCIE1x轉16x設備具有兩塊板卡,板卡之間主要使用軟排線或USB3.0線作為信號傳輸載體,實現在計算機主板PCIE1x接口上擴展出PCIE16x接口,以使用兼容PCIE1x標準的PCIE16x計算機外設。在使用軟排線的產品中,由于PCIE1x接口使用差分信號傳輸,使用軟排線不僅會降低信號質量,而且會引起排線引腳之間短路,容易燒毀主板與PCIE外設。在使用USB3.0線材的產品中,雖然USB3.0線材適合差分信號傳輸,但是USB3.0只有9根有效的傳輸線,難以滿足PCIE的信號傳輸與供電要求,必須外接電源才能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基于HDMI接口的PCIE1x轉16x設備,可以在計算機主板空余的PCIE1x接口上擴展出PCIE16x接口,從而使計算機可以在不外接電源的情況下使用PCIE16x外設。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HDMI接口的PCIE1x轉16x設備,包括計算機主板、板卡甲、板卡乙、PCIE16x外設、3.3V/5V/12V備用電源、HDMI/mini?HDMI連接線;所述的計算機主板上設有PCIE1x插槽;所述的板卡甲包括PCIE1x金手指、HDMI/mini?HDMI接口甲、安裝孔甲及印刷電路板甲,所述的PCIE1x金手指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甲的一側下端,所述的HDMI/mini?HDMI接口甲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甲的一側上端,位于所述的PCIE1x金手指的上方,所述的安裝孔甲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甲的另一側上端;所述的板卡乙上設有HDMI/mini?HDMI接口乙、PCIE16x插槽、四引腳硬盤、3.3V開關電源與線性穩壓器、指示燈與控制電路、ESD防護電路、印刷電路板乙、第一安裝孔乙、第二安裝孔乙、第三安裝孔乙及第四安裝孔乙;所述的第一安裝孔乙、第二安裝孔乙、第三安裝孔乙及第四安裝孔乙分別位于所述的印刷電路板乙的上端及下端邊緣處;所述的PCIE16x插槽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乙的一側并向另一側水平延伸,所述的3.3V開關電源與線性穩壓器及指示燈與控制電路分別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乙的一側,所述的3.3V開關電源與線性穩壓器位于所述的PCIE16x插槽的下方,所述的指示燈與控制電路位于所述的3.3V開關電源與線性穩壓器的下方;所述的HDMI/mini?HDMI接口乙及ESD防護電路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乙的另一側上端,所述的四引腳硬盤設置在所述的印刷電路板乙的另一側下端,位于所述的HDMI/mini?HDMI接口乙的下方;所述的PCIE16x外設上設有PCIE16x金手指;所述的板卡甲上的HDMI/mini?HDMI接口甲通過所述的HDMI/mini?HDMI連接線與所述的板卡乙上的HDMI/mini?HDMI接口乙對應連接,形成PCIE1x轉16x設備本體;所述的計算機主板上的PCIE1x插槽與所述的板卡甲上的PCIE1x金手指雙向連接,所述的PCIE16x外設上的PCIE16x金手指與所述的板卡乙上的PCIE16x插槽雙向連接;所述的3.3V/5V/12V備用電源與所述的板卡乙連接。
上述的基于HDMI接口的PCIE1x轉16x設備,其中,所述的板卡甲上的HDMI/mini?HDMI接口甲及板卡乙上的HDMI/mini?HDMI接口乙共設有23個引腳,分別為第一引腳~第二十三引腳,所述的第二引腳、第五引腳、第八引腳、第十一引腳、第十七引腳、第二十引腳~第二十三引腳接地,所述的第十八引腳連接+12V電源,所述的第十引腳、第十二引腳及第十三引腳連接+3.3V電源,所述的第十四引腳及第十九引腳置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未經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86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