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噴射底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6561.8 | 申請日: | 2014-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08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卓金堤;常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高中壓閥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1/00 | 分類號: | F16K51/00;F16N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21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潤滑裝置噴射底閥。?
背景技術
噴射底閥主要應用于石化行業的聚酯裝置罐底部放料用。?
傳統的噴射底閥存在以下技術缺陷:
沒有潤滑裝置,依靠一個油杯進行潤滑,閥門開啟、關閉不靈活扭矩大。
閥門沒有防轉裝置,閥桿帶動閥瓣上下運動,進行關閉,開啟。閥瓣與閥體兩密封付之間產生相互摩擦,密封面易擦傷,影響閥門的使用壽命。?
閥門沒有潤滑油孔及沒有潤滑套。?
閥門沒有防轉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有潤滑裝置噴射底閥,軸承底座設有潤滑油孔,油槽套設有兩圈環形儲油槽,閥門開啟關閉靈活,輕松扭矩小。設有防轉裝置,閥門開啟關閉時閥瓣在閥體內垂直上下運動,閥瓣與閥體密封面不會互相摩擦,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帶有潤滑裝置噴射底閥,包括閥體,閥瓣,閥桿,螺母,軸承底座,軸承蓋,支架,油槽套,軸承,油杯,內六角螺栓,防轉桿。?
防轉桿安裝在閥桿螺母上;?
軸承安裝在軸承底座上;
油槽套安裝在軸承底座上;
軸承蓋安裝在支架上;
手輪、螺母、油杯安裝在軸承底座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軸承底座設有縱向,橫向,潤滑油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油槽套內孔設有兩圈環形油槽儲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閥門設有防轉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效果是通過提供一種帶有潤滑裝置噴射底閥,潤滑裝置包括:軸承底座,軸承,油槽套,軸承蓋,手輪,油杯,軸承。提高了閥門開啟、關閉的靈活性及輕松性。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噴射底閥潤滑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附圖1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實用新型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結構上的等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在本實施方式中噴射底閥潤滑裝置包括:?
軸承底座(20)、防轉桿(27)、上軸承(25)、油槽套(43)、支架(9)、軸承蓋(41)、手輪(10)、內六角螺栓(18)、下軸承(42)、潤滑油孔(15)、閥桿螺母(35)、螺母(30)、油杯(32)。
上軸承(25)安裝在軸承底座(20)上部及軸承蓋(41)之間。?
下軸承(42)安裝在油槽套(43),安裝在軸承底蓋(20)及軸承蓋(41)之間。?
手輪(10)安裝在軸承底座(20)中;?
螺母(30)通過螺紋與軸承底座(20)連接;
油杯(32)通過螺紋旋固定在軸承底座(20)中;
防轉桿(27)安裝在閥桿螺母(35)中。
該潤滑裝置(40)可通過油槽內孔兩個環形油槽(儲油)來實現對上軸承(25),下軸承(42)的潤滑。?
閥門工作中用油槍通過油杯(32)注入潤滑油,潤滑油沿著軸承底座(20)上的潤滑油孔(15)進入油槽套(43)中的環形油槽儲油槽內,潤滑上軸承(25),下軸承(42)。?
該潤滑裝置(40)減少上軸承(25),下軸承(42)摩擦力,使閥門開啟、關閉靈活,輕松扭矩力。?
上文所述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他們并非用以限制來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做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常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的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包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適當結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高中壓閥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高中壓閥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65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排線器
- 下一篇:防電磁波的塑料料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