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深溝球軸承的徑向游隙測量軸向消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4908.5 | 申請日: | 2014-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1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邱小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康派爾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16 | 分類號: | 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25600 江蘇省揚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溝 球軸承 徑向 游隙 測量 軸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用于檢測軸承游隙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
為了降低軸承在旋轉時產生噪音,及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軸承生產廠家在裝配深溝球軸承時都有對軸承的徑向游隙進行控制。為了保證這一點,大多廠家還會對軸承進行游隙全檢,以保證質量,而深溝球徑向游隙機就是主要控制的對像,因為測量徑向游隙的時候,一般的方法都是通過軸承內徑緊配定位,擊打外徑進行測量,如不緊配有影響測量精度,但是軸承與定位軸如果要緊配的話,軸承進入定位軸就很困難,而這一點是實現自動化與批量測量最關鍵的一點。如果有一種裝置即能實現軸承在定位軸上實現間隙配合,達到快速裝夾,又能消除軸承與定位軸之間的間隙,那就能實現自動化。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深溝球軸承的徑向游隙測量軸向消隙裝置。
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深溝球軸承的徑向游隙測量軸向消隙裝置,包括底座、設在底座上的左測機構和右測機構、定位芯軸、下測量缸和下打擊桿,其中:
所述下測量缸設在底座底部,其推桿與下打擊桿連接,并與定位芯軸正對;所述定位芯軸設有凹槽;
所述左測機構包括測量缸、測量架、凸輪滾子軸承、消隙勾和電感型測量筆,所述測量架通過彈性部件固定在底座上并能在彈性部件的形變力帶動下上下位移,所述消隙勾固定在測量架底部,且消隙勾的彎鉤部能隨測量架向下位移能嵌入定位芯軸的凹槽內,同時所述測量缸的推桿前端為椎頭狀,其推出時位置能對測量架上的凸輪滾子軸承形成向下擠壓;
所述右測機構包括測量缸、測量架、凸輪滾子軸承和加壓桿,所述測量缸通過彈性部件固定在底座上并能在彈性部件的形變量帶動下上下位移,所述加壓桿固定在測量架底部并對準定位芯軸,同時所述測量缸的推桿前端為椎頭狀,其退出時的位置能對測量架上凸輪滾子軸承形成向上擠壓。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部件為上下排列設置的兩塊彈簧片,或者為彈簧組件。
作為優選,所述測量缸為液壓缸或氣壓缸。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解決深溝球軸承自動測量徑向游隙的定位有間隙的弊端,從而提高軸承徑向游隙的測量精度和速度,本裝置既可手工半自動測量用,也可安裝在自動化測量機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消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左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右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底座1、定位芯軸2、下測量缸3、下打擊桿4、測量缸5、測量架6、凸輪滾子軸承7、錐狀體8、消隙勾9、電感型測量筆10、加壓桿11、彈簧片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一種深溝球軸承的徑向游隙測量軸向消隙裝置,主要包括底座、左測機構、右測機構、凸輪滾子軸承、定位芯軸,定位芯軸上設有開槽、下測量缸、下打擊桿。其中,所述下測量缸設在底座底部,其推桿與下打擊桿連接,并與定位芯軸正對;所述定位芯軸設有凹槽;所述左測機構包括測量缸、測量架、凸輪滾子軸承、消隙勾和電感型測量筆,所述測量架通過上下排列的彈簧片固定在底座上并能在彈性部件的形變力帶動下上下位移,所述消隙勾固定在測量架底部,且消隙勾的彎鉤部能隨測量架向下位移能嵌入定位芯軸的凹槽內,同時所述測量缸的推桿前端為椎頭狀,其推出時位置能對測量架上的凸輪滾子軸承形成向下擠壓;所述右測機構包括測量缸、測量架、凸輪滾子軸承和加壓桿,所述測量缸通過彈性部件固定在底座上并能在彈性部件的形變量帶動下上下位移,所述加壓桿固定在測量架底部并對準定位芯軸,同時所述測量缸的推桿前端為椎頭狀,其退出時的位置能對測量架上凸輪滾子軸承形成向上擠壓。
該裝置的原理如下:工作時,測量缸左缸頂出,左邊的錐狀體向下壓動凸輪滾子軸承,迫使左測架上的上、下彈簧片帶動消隙勾下壓,同時測量缸右缸也頂出,右邊的錐狀體向上頂動凸輪滾子軸承,迫使右測架上的上、下彈簧片帶動加壓桿上抬,這樣使軸承進入測量區有足夠的間隙;測量時,先將待測量軸承送入定位芯軸上,測量缸左、右缸同時收回,左邊的錐狀體脫離凸輪滾子軸承,左四邊形測架上的上、下彈簧片帶動消隙勾上抬,使消隙勾勾住被測軸承的內徑,達到消除軸與軸承內孔之間的間隙。同時右邊的錐狀體也脫離凸輪滾子軸承,右四邊形測架上的上、下彈簧片,由于彈性,使加壓桿壓在軸承外徑面上,電感型測量筆與加壓桿接觸。動作保持在一小段時間內PLC讀出上加壓時游隙值,然后,下打擊桿直接向上打擊軸承外徑,PLC得到一個下加壓后的徑向擊打游隙值,下加壓值減去上加壓值,等于軸承的徑向游隙值。測量完后,動作全部歸位。可進入下一個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康派爾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康派爾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49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