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3183.8 | 申請日: | 2014-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92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俞希學;張嵩彪;陳曉波;戴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無錫分部 |
| 主分類號: | G01R31/34 | 分類號: | G01R3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劉洪京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壓 流水 電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組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
背景技術
新造或出艙的汽輪發電機組在進行一定功率的突加、突卸試驗時,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負載突加時供汽不足而停機,負載突卸時汽壓急劇升高導致安全閥動作。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通常采用兩臺汽輪發電機組并聯運行,再通過主配電板的控制來實現負載的突加、突卸試驗。在缺少主配電板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汽輪發電機組的突加、突卸試驗一直是個難題。
目前國內測試發電機組性能的設備主要有兩種:水電阻和干式負載箱。水電阻的結構簡單,易于散熱,可以方便的進行功率的連續調節,能夠消耗較大功率的電能,因此采用水負載作為發電機組的低壓模擬負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對于水電阻來說,干式負載箱的結構較為復雜,不能對負載功率進行連續的調節,同時必須要采用風機對其進行強制冷卻,并需要定期維護。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干式負載箱成本高,同樣容量的干式負載箱往往是水電阻的2~4倍。
當下普遍使用的水電阻負載裝置,采用的是傳統的電氣控制系統,每一套負載裝置均需一套專門的負載裝置操作臺,不利于系統的自動化控制和集成。同時,水電阻的功率值不能準確的預測,不能滿足一定功率值突加、突卸的試驗要求。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發電機組低壓直流水電阻負載裝置,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其負載功率能夠通過遠程PC機的控制,實現可靠、連續的調節;具有負載功率的預測功能,很好的滿足發電機組對負載的突加、突卸要求;負載裝置結構簡單,控制靈活,適用于各種應用場合。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包括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與所述負載控制裝置的水電阻負載裝置,還包括功率預測裝置,
所述功率預測裝置并聯在所述水電阻負載裝置兩側,并與所述負載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所述負載控制裝置包括連接在一起的控制單元和中間控制回路,
所述中間控制回路與所述水電阻負載裝置和所述功率預測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遠程PC機,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遠程PC機通信。
進一步地,所述功率預測裝置包括串聯在一起的交流接觸器、電流傳感器以及預測裝置電源,電壓傳感器并聯在所述預測裝置電源兩側,
所述中間控制回路與所述交流接觸器連接,所述電流傳感器和所述電壓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多組由所述負載控制裝置、所述水電阻負載裝置以及功率預測裝置構成的測試系統,每套所述測試系統均與一臺PC機通信。
本實用新型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其負載功率能夠通過遠程PC機的控制,實現可靠、連續的調節;具有負載功率的預測功能,很好的滿足發電機組對負載的突加、突卸要求;負載裝置結構簡單,控制靈活,適用于各種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的控制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功率預測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包括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與負載控制裝置的水電阻負載裝置,還包括功率預測裝置4。
在大功率發電機組的要求下,低壓直流水電阻系統可以包括多組由負載控制裝置、水電阻負載裝置以及功率預測裝置4構成的測試系統,每套測試系統均能夠通過負載控制裝置與一臺遠程PC機1通信,以實現一臺遠程PC機1對若干個水電阻負載裝置的實時監測及功率控制。
負載控制裝置包括連接在一起的控制單元2和中間控制回路3,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控制單元2為S7-200 PLC,中間控制回路3與水電阻負載裝置和功率預測裝置4連接,控制單元2與遠程PC機1通信,并通過中間控制回路3控制水電阻負載裝置和功率預測裝置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無錫分部,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無錫分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31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生頭及采用同型號發生頭加工進排氣門座圈錐面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自動化鋸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