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縫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1760.X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7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山田泰史;加藤勉 | 申請(專利權)人: | 兄弟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5B69/02 | 分類號: | D05B6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 ||
1.一種縫紉機,其包括:
上軸(21),其水平地設于機臂部(5)內,與使針桿(7)上下運動的上下運動機構(14)相連接;
下軸(22),其與上述上軸平行地設于位于上述機臂部下方的機座部(3)內,與在上述針桿下方輸送被縫制物的送布機構(11)相連接;
梭軸(23),其與上述下軸平行地設于上述機座部內,與旋梭(13)相連結;
下軸帶輪(32),其設于上述下軸,在縫紉機馬達(24)的驅動下與上述下軸一同旋轉;
上軸帶輪(31),其設于上述上軸,與上述上軸一同旋轉;
梭軸帶輪(33),其設于上述梭軸,與上述梭軸一同旋轉;以及
雙面齒皮帶(25),其具有內齒和外齒,并以使上述內齒與上述下軸帶輪的外周部及上述上軸帶輪的外周部嚙合,使上述外齒與上述梭軸帶輪的外周部嚙合的方式張設于上述下軸帶輪、上述上軸帶輪及上述梭軸帶輪,
該縫紉機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張緊輪(34),其與上述下軸帶輪、上述梭軸帶輪并排地設于上述機座部內,在上述雙面齒皮帶的配置路徑中的上述下軸帶輪和上述梭軸帶輪之間以其外周部與上述雙面齒皮帶的內齒嚙合;
支軸部(71A),其以上述張緊輪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上述張緊輪;
偏心軸(71C、76、78),其相對于上述支軸部偏心,且借助連接部(71B)與上述支軸部相連接,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于上述機座部內;以及
扭簧(77),其對上述偏心軸施加使上述張緊輪朝向離開上述下軸帶輪和上述梭軸帶輪的方向擺動的轉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轉矩與上述雙面齒皮帶在上述張緊輪的上述外周部上移動時產生于上述偏心軸的轉矩朝向同一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該縫紉機包括:
支承部(72),其固定于上述機座部內,以上述偏心軸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上述偏心軸;以及
軸承部(72A),其在上述支承部內設于上述支承部與上述偏心軸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扭簧包括:
第一臂(77B),其自卷繞部(77A)的一端側延伸出來;以及
第二臂(77C),其自上述卷繞部的另一端側延伸出來,
上述第一臂卡定于設于上述偏心軸的多個第一卡定部(78C)中的任意一個第一卡定部,
上述第二臂卡定于設于上述機座部內的第二卡定部(73D)。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扭簧包括:
第一臂,其自卷繞部的一端側延伸出來;以及
第二臂,其自上述卷繞部的另一端側延伸出來,
上述第一臂卡定于設于上述偏心軸的多個第一卡定部中的任意一個第一卡定部,
上述第二臂卡定于設于上述機座部內的第二卡定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扭簧包括:
第一臂,其自卷繞部的一端側延伸出來;以及
第二臂,其自上述卷繞部的另一端側延伸出來,
上述第一臂卡定于設于上述偏心軸的多個第一卡定部中的任意一個第一卡定部,
上述第二臂卡定于設于上述機座部內的第二卡定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臂比上述第二臂長。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臂比上述第二臂長。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臂比上述第二臂長。
10.根據權利要求4~9中任一項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心軸插入到上述扭簧的上述卷繞部的內側,
在上述偏心軸設有支承構件(78),上述支承構件將上述多個第一卡定部支承于以上述偏心軸的軸線為中心的假想圓的圓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兄弟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176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