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旋槳風扇、送風裝置及室外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1664.5 | 申請日: | 2014-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66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田所敬英;加藤康明;河野惇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D29/38 | 分類號: | F04D29/38;F24F1/3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槳 風扇 送風 裝置 室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槳風扇、送風裝置及室外機。
背景技術
當前,為實現低噪音且高效率的送風機,提出了各種翼形狀。一般來說,為實現風扇的低噪音化和高效率化,需要減少在翼周圍產生的氣流的紊流,抑制作用于翼的壓力變動,減小氣流彼此的摩擦損失。
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安裝有多個翼的轂的側面構成為圓錐狀的螺旋槳風扇。在該螺旋槳風扇中,各個翼關于半徑方向的剖面形狀構成為,在比徑向中點更靠外側具有相對于上風側凹形狀的曲線,并且在比徑向中點更靠外側,具有相對于上風側凸形狀的曲線。通過所述結構,使翼端的泄漏渦旋穩定,使高負荷區域中的半徑方向的流入氣流順暢,實現靜壓的提高。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94389號公報(第4圖)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若通過了翼面之后的風速分布或靜壓分布變大,則產生與預期的流動方向不同的氣流(二次氣流),該二次氣流成為引起風量不足的原因、或成為產生渦旋而使噪音增加或效率降低的原因。
在翼面上的流體或翼間的流體中,有時發生靜壓分布的差異或風速分布的差異。例如,將翼面法線朝向送風時的旋轉方向的面作為壓力面(在旋轉時推壓氣流的一側的面),將朝向倒轉方向的面作為負壓面(未被推壓的一側的面)時,在該壓力面和負壓面之間產生靜壓差。
另外,在負壓面側的翼外周側,存在在壓力面上流過的氣流因離心力向負壓面泄漏時發生的翼端渦旋,減小負壓面上的靜壓。由此,通過負壓面的泄漏渦旋周圍,并從外周部吹出的氣流的靜壓變得非常低。
另外,由于翼端渦旋成為氣流通過的障礙,所以在負壓面上用于氣流通過并升壓的面積(有效面積)比壓力面小,通過壓力面和負壓面的氣流合流的后緣部中的靜壓差變大。
而且,若翼后緣中的壓力面側的氣流和負壓面側的氣流之間的壓差變大,則兩者合流時,渦旋或二次氣流發展,成為噪音增加或損失增加的原因。
另外,在壓力面上被升壓的氣流通過負壓面的低壓氣流被減壓,從翼前緣到翼后緣之間的空氣的升壓量減少。施加于風扇的扭矩由翼面上產生的靜壓差決定,因此若壓差變大則扭矩也變大。因此,若在合流部減壓,則根據風扇的扭矩相對于升壓量考量的風扇效率變差。
另外,根據專利文獻1公開的螺旋槳風扇,雖然通過翼剖面的曲率變化使氣流順暢地流動并能夠減小損失,但沒有減小緊接著從翼吹出之后的氣流的壓差的對策,會發生由氣流混合導致的損失。
而且,由于在朝向下游成為燕尾形的圓錐狀側面的轂上安裝翼,所以翼上的壓力面面積變得比負壓面翼面積大,但轂的側面成為通過氣流的障礙,從而存在不能充分地獲得面積擴大效果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壓力面的面積朝向下游變小,所以風扇的內周側的吹出區域減少,還存在發生風量降低的可能性。
而且,若使翼端泄漏渦旋穩定化,則負壓面上發生的低壓部變強,存在在壓力面上流過的氣流和在負壓面上流過的氣流之間的壓差變大的課題。
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螺旋槳風扇,在翼的吹出側、即后緣附近,減小壓力面和負壓面的靜壓差,抑制二次氣流,實現低噪音化,并且在后緣部中,不使由壓力面和負壓面的氣流合流產生的升壓量降低,能夠實現風扇的高效率化。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槳風扇具有能夠以旋轉軸為中心旋轉地設置的轂和設置在該轂的側面上的多個翼,所述多個翼分別具有壓力面和負壓面,其中,在將各個所述翼的所述壓力面和所述轂的側面之間的連接部位作為壓力面側交界部,將各個所述翼的所述負壓面和所述轂的側面之間的連接部位作為負壓面側交界部時,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曲率比所述壓力面側交界部的曲率小,所述轂的負壓面側的輪廓在沿著旋轉軸投影看去的情況下,成為非圓形,關于投影在與旋轉軸正交的面上的翼面積,所述負壓面的翼面積比所述壓力面的翼面積大。
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前端部的半徑也可以比所述壓力面側交界部的前端部的半徑小。
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后端部的半徑也可以比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前端部的半徑大。
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后端部的半徑和所述壓力面側交界部的后端部的半徑也可以相同。
所述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半徑也可以從該負壓面側交界部的前端部到后端部,平滑地擴大。
所述壓力面側交界部的半徑也可以在從該壓力面側交界部的前端部到后端部的范圍內,是相同半徑的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16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