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1341.6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1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昆強;馮紹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榮機械(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75/28 | 分類號: | B65H75/28;B65H75/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偉 |
| 地址: | 21531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退線式繞線治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繞線治具,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
背景技術
目前,自動化設備繞制各類線圈的方式,使得線圈的生產效率得到飛速的發展。但是,由于設備的缺陷,傳統的繞線治具,并沒有可以固定線頭的部分,線材在繞制的過程中,其開始和結束時的兩個線頭則無法固定,已經繞制好的線材容易松動,影響整個線材的生產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固定線材的線頭,纏繞線頭容易取下,提高繞線質量的退線式繞線治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包括治具本體和穿設于所述治具本體上的繞線組件,所述繞線組件包括繞線柱和退線套筒,所述退線套筒套設于所述繞線柱上,并且所述退線套筒沿其軸線方向來回活動。
進一步地,所述繞線組件的數量為至少一組。
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柱的長度不大于所述退線套筒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退線套筒內部還設置有復位元件。
進一步地,所述復位元件為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柱頂端的中部開設有一用于繞線的缺口。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線材在繞制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該治具進行線頭的固定工作,繞制好的線材不易松動,提高了整個線材的繞線質量;另外,退線套筒的設置,使得在拿取線材時,只需按下退線套筒,纏繞在繞線柱上的線材就一次取出,操作方便,同時不會破壞線材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中繞線柱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治具本體,11、安裝孔,2、繞線柱,21、通孔,22、缺口,3、退線套筒,31、通槽,4、彈簧,5、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退線式繞線治具,包括治具本體1和穿設于治具本體1上的繞線組件,繞線組件包括繞線柱2和退線套筒3,退線套筒3套設于繞線柱2上,并且退線套筒3沿其軸線方向來回活動;繞線組件的數量為兩組。
其中,繞線柱2的長度大于退線套筒3的長度。退線套筒3的底部為封閉端,退線套筒3內部還設置有復位元件,復位元件為彈簧4。
繞線柱2的底部相對兩側均開設有通孔21;退線套筒3的中部相對兩側均開設有通槽31,通槽31沿退線套筒3的軸向設置;沿與繞線組件垂直方向,治具本體1上設置有安裝孔11,一連接軸5依次從安裝孔11、通槽31和通孔21穿設出,實現繞線柱2、退線套筒3以及治具本體1的連接,其中,通槽31的長度要遠大于安裝孔11的直徑,才可實現退線套筒3上下能夠活動。如圖4所示,繞線柱2頂端的中部開設有一用于繞線的缺口22。
下面介紹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繞線開始時,將線頭繞于其中的一個繞線柱2上,先將線頭從缺口22中穿過,之后沿著繞線柱2的外緣繞線,直至繞到合適的圈數,線頭固定完畢;之后開始在線圈上繞制,線圈繞制結束后,再將另一線頭繞到另外一個繞線柱2上,繞完后直接將線頭穿入缺口22,并且利用缺口22的鋒利特性,直接將線材割斷,完成整個線圈的繞制工作。
當需要將線圈從繞線治具上取下時,直接朝著繞線柱2方向按壓退線套筒3,退線套筒3就可將繞于繞線柱2上的線材全部退下,之后,在彈簧4的作用下,退線套筒3會復位,其端部最終凸出于治具本體1,以待下次使用,操作方便,又不會使線材磨損。
實施例2
其余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繞線柱2的長度等于退線套筒3的長度。
實施例3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繞線組件的數量為一組、三組或其余的多組,具體組數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榮機械(昆山)有限公司,未經昆榮機械(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13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