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液混合射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0710.X | 申請日: | 2014-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64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賈景宏;杜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景宏;杜勇 |
| 主分類號: | B01F5/02 | 分類號: | B01F5/02;B01F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11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射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液混合射流裝置。
背景技術:
射流器是環境工程中污水處理常用設備,用于污水好氧生物處理中的作為充氧設備,或作加藥混合設備。附圖2展示了一種現有的典型的氣液混合射流器,由附圖2可見,這種氣液混合射流器主要由氣體噴嘴和液體噴嘴構成,氣體噴嘴安置在液體噴嘴內且兩者同心。其中11、12分別為液體的進口和液體噴口,13、14分別為氣體吸入口和氣體噴口。氣體噴口處于液體噴口中心并稍稍伸出液體噴口,帶壓的液體從液體噴口呈環狀高速噴出,高速流動的液流產生負壓,將處于中心的氣體噴口中的氣體吸出,液體與氣體發生劇烈的紊動攪拌和水力剪切,氣體被切割成微小的氣泡,通過該過程可強化氣體與液體之間的傳質。這種現有的氣液混合射流器可以進一步改進以增加液體與氣體接觸的面積,因此傳質過程效率更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液混合射流器,它通過對氣液混合射流器結構的改進,從而使氣液傳質效率更高。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氣液混合射流器,主要由氣體噴嘴、液體噴嘴和內液體噴嘴構成。液體進入液體管口后分為兩路,一路的起始端為液體進口,其末端連接液體噴嘴。另一路起于內液體管口,止于內液體噴嘴。液體噴嘴、內液體噴嘴呈錐形縮徑。內液體噴嘴安裝在氣體噴嘴內且液體噴嘴、氣體噴嘴、內液體噴嘴同心。氣體經氣體進口被吸入管內,從氣體噴口噴出,在混合區處與兩路液體混合。
上述內液體噴嘴的錐角最好為8°~25°;內液體噴嘴內徑與氣體噴口內徑之比最好為0.1~0.5。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是在氣體噴口處增加了內液體噴嘴,這增大了氣液接觸的界面面積和氣體總轉移系數,強化了兩相之間的傳質。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液混合射流器使得氣液兩相有更大的接觸面積,氣體和液體的傳質更高效。如用于污水好氧生物處理中作為充氧設備,可明顯提高充氧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一種現有的典型的氣液混合射流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中各標記的定義為:
1——液體進口;2——液體噴嘴;3——內液體管進口;4——內液體噴嘴;5——氣體噴嘴的氣體進口;6——氣體噴嘴的氣體噴口;7——混合區。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1展示的實施例可見,本氣液混合射流器主要由氣體噴口6、液體噴嘴2和內液體噴嘴4構成。液體進入液體管口1后分為兩路,一路的起始端為液體進口1,其末端連接液體噴嘴2。另一路起于內液體管口3,止于內液體噴嘴4。液體噴嘴2、內液體噴嘴4呈錐形縮徑。內液體噴嘴內徑為d1。內液體噴嘴4安裝在氣體噴口6內且液體噴嘴2、氣體噴口6、內液體噴嘴4同心。氣體經氣體進口5被吸入管內,從氣體噴口6噴出,在混合區7處與兩路液體混合。
內液體噴嘴內徑(d1)與氣體噴口內徑(d2)之比d1/d2=0.5;內液體噴嘴的錐角θ=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景宏;杜勇,未經賈景宏;杜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07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