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突擴噴口減排NOX 的燒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40246.4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13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霞;常苗;趙跳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榆林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3D1/00 | 分類號: | F23D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90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口 no sub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低氮氧化物燒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減少NOX排放的燒嘴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能源利用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其中由礦物燃料燃燒排放的NOx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電站鍋爐NOx排放量占各種燃燒裝置NOx排放量總和的一半以上,且80%左右是由煤粉鍋爐排放的,因此,能否降低燃煤等礦物燃料鍋爐氣體污染物NOx排放已成為影響能源動力工程等相關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燃燒器是燃燒設備的關鍵部件,采用新穎結構的燒嘴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可有效減少NOx的排放量。目前,一種生物質天然氣混燒低NOX燒嘴,采用二次空氣通道和生物質氣通道相交成65°角,并最終與中心生物質氣通道平行的結構,利用分次送空氣的方法將NOX排放量減少30%左右,該種生物質天然氣混燒低NOX燒嘴適用于氣態燃料,當將其用于煤粉燃料時,由于二次空氣通道和煤粉流通道相交,而煤粉燃料在流動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流動空間上方煤粉濃度偏低,流動空間下方煤粉濃度偏高,在二次風通道下方的煤粉氣流中,空氣與煤粉濃度較低燃料氣流接觸燃燒,空氣過量會造成燃燒溫度較低,而在二次風通道上方的煤粉氣流,空氣與煤粉濃度較高的燃料氣流接觸燃燒,燃料太多將造成燃燒不充分。美國CE公司的寬調節比WR型燒嘴,采用直噴口來輸送煤粉和空氣的混合物,直噴口不利于形成煤粉濃淡偏差,會降低NOX的減排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NOX排放的燒嘴裝置,該裝置能夠形成煤粉濃淡偏差,從而有效降低NOX排放濃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突擴噴口減排NOX的燒嘴裝置,包括噴口和管筒,噴口入口至出口的內徑逐漸增大,且噴口的出口端通過連接板與管筒相連,在管筒內安裝有與連接板相平行的隔板,在隔板中部且靠近連接板的一側設置有三角錐,三角錐的錐口面對噴口出口,在隔板的另一側還設置有用于將管筒均分為上、下兩個通道的分隔板。
所述噴口由從外向里設置的外擴管和內擴管組成,所述管筒由從外向里設置的外管和內管組成,且外擴管與外管相連通,內擴管與內管相連通。
所述三角錐焊接連接在隔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燒嘴由相連噴口和管筒組成,噴口的內徑逐漸擴大,并在管筒內設置有三角錐,且三角錐的錐口面向噴口的出口端,使用時,利用包含煤粉粒子的一次風進入流動截面逐漸擴大的噴口中,煤粉粒子在重力作用下下降,發生沉淀分離,使噴口上部煤粉濃度較小,而下方煤粉濃度較大,形成煤粉濃度偏差;同時,在管筒內還設置有用于將管筒均分為上、下兩個通道的分隔板,當煤粉粒子進入三角錐中,一次風發生旋轉,煤粉粒子發生慣性分離使煤粉濃度偏差更明顯,然后利用分隔板將濃淡煤粉引入到煤粉爐膛中燃燒。本實用新型裝置煤粉濃度分離效果明顯,使得NOX減排效果顯著,裝置運行安全可靠,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壽命長。
進一步地,在噴口中設置的外擴管、內擴管分別與管筒中設置的外管、內管形成通道,便于引入燃盡風,能夠使煤粉粒子獲得合適的空氣當量系數。當煤粉氣流流過三角錐時,煤粉氣流會撞擊三角錐板,煤粉受到自身重力和慣性力的作用從三角錐板上滑下,而空氣流則分別反彈繞過三角錐板從上方空間和下方空間流出,這樣使得內管上方的空間中煤粉流濃度小,內管下方空間中煤粉流濃度偏高,這些煤粉氣流分別與燃盡風混合,通道上部的煤粉濃度低,燃料處于富氧燃燒狀態,通道下部氣流的煤粉濃度高,燃料處于富燃料燃燒狀態,而這兩種燃燒方式均可有效降低NOX的濃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外擴管;2?為內擴管;3?為連接板;4?為隔板;5?為外管;6為內管;7?為分隔板;8?為三角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榆林學院,未經榆林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402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湯灶專用爐頭
- 下一篇:一種反滲透系統進水加熱系統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