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8729.0 | 申請日: | 2014-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58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梁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雪華 |
| 主分類號: | F16B7/00 | 分類號: | F16B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張萍 |
| 地址: | 529000 廣東省江門市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節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結構,特別是一種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DIY置物架由用戶把配件買回去后根據需要自由組合,用于支撐置物架的支撐架通常由多根管體組合而成。其中的一種竹節管體可在管體外表面的竹節上卡接安裝契塊,通過安裝契塊安裝置物板,使用方便。現有的竹節管體的連接方式是彈性卡接或者螺紋連接,采用彈簧或者彈性凸點進行的卡接需要增加彈性配件,提高成本,而且容易在管體外表面形成凸起,影響安裝契塊的安裝;而螺紋連接的操作比較繁瑣,與簡易DIY組合不符。?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包括兩個互相對接的管體,管體外表面設置有多個縱向排列的環形凹槽,其中一個管體上設置有用于對接的連接部,連接部的外徑小于另一管體的內徑,連接部上設置有L型孔,另一管體與連接部對接的一端內側設置有與L型孔相配合的凸點。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上均布有多個短邊朝向一致的L型孔,另一管體內側設置有與L型孔位置數量相配合的凸點。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從管體向端部延伸的過程中外徑逐漸減少,便于連接部伸進另一管體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安裝時只需把兩管體對應端套接并旋轉一定角度即可,操作方便,同時該連接結構為內連接,不會在管體外部形成凸起,不會影響竹節管體的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連接端的管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管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的優選實施例,包括兩個互相對接的管體1,管體1外表面設置有多個縱向排列的環形凹槽2,構成竹節式外觀。其中一個管體1上設置有用于對接的連接部3,連接部3的外徑小于另一管體1的內徑,連接部3從管體1向端部延伸的過程中外徑逐漸減少,對接時便于連接部3伸進另一管體1內部;連接部3上均布有兩個或以上的短邊朝向一致的L型孔4,另一管體1內側設置有與L型孔4位置數量相配合的凸點5。對接時,首先使連接部3上的L型孔4與另一管體1上的凸點5對齊,把連接部3伸進另一管體1內部,凸點5進入L型孔4,然后相對旋轉兩管體1,使凸點5進入L型孔4的短邊,完成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竹節管體的內連接結構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安裝時只需把兩管體1對應端套接并旋轉一定角度即可,操作方便,同時該連接結構為內連接,不會在管體1外部形成凸起,不會影響竹節管體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雪華,未經梁雪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87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