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利用液氮降溫的變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38045.0 | 申請日: | 2014-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91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葉仁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江山特種變壓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10 | 分類號: | H01F27/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 地址: | 324104 浙江省衢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液氮 降溫 變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液氮降溫的變壓器。
背景技術
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鐵芯和繞設于鐵芯外的繞組,變壓器在運行中鐵芯和繞組中損耗轉化為熱量,引起各部位發熱,使溫度升高,為了降低變壓器的溫度,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將變壓器置于裝有變壓器油的油箱中,通過變壓器油來吸收變壓器運行時發出的熱量,從而降低變壓器的溫度;可變壓器油因吸收變壓器的熱量而溫度升高,而變壓器油在箱體中難以將熱量散發出去,還是無法解決變壓器發熱的問題。
為了降低變壓器油的溫度,目前多采用水循環散熱,另外加設一降溫箱,即將油箱內的變壓器油通過管道穿入降溫箱內進行降溫,然后在流回油箱內,或者是將降溫箱內的水通過管道穿入變壓器油箱內進行降溫;此兩種降溫裝置均通過水進行降溫,水本身的溫度就在0°以上,其溫度不夠低,作為降溫的介質,其降溫效果差,且降溫的速度也慢,容易導致變壓器油無法及時散熱而燒壞變壓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散熱速度快,散熱效果好的利用液氮降溫的變壓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利用液氮降溫的變壓器,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內設有鐵芯和繞設于鐵芯外的繞組,還包括氮箱,氮箱內形成一氮室,氮室下部為液氮層,氮室上部為氣氮層;氮室上部設有氣氮輸入管,氮室下部設有液氮輸出管,所述油箱內設有傳感器和降溫管,降溫管兩端分別與液氮輸出管和氣氮輸入管連接,液氮輸出管和氣氮輸入出管上均設有電磁閥,液氮輸出管與降溫管之間設有循環泵;氮箱上設有降溫還原裝置,降溫還原裝置包括與氣氮層連通的氣氮進管,該氣氮進管連接壓縮機,壓縮機連接冷凝管,冷凝管與節流閥連接,節流閥與液氮排管一端連接,液氮排管另一端通入液氮層;所述傳感器、電磁閥及降溫還原裝置均與一控制器電連接;所述降溫管沿油箱側壁一圈設置,降溫管在油箱頂壁和底壁之間呈連續U形結構,降溫管的兩側分別靠近油箱的頂壁和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降溫管與所述氣氮輸入管之間連接一泄壓閥;該泄壓閥與一控制器電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油箱側壁設有豎直的長凹槽,降溫管部分U形結構位于長凹槽內。
作為優選,所述氮室位于氮箱下部,氮箱上部形成容納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降溫還原裝置的安置室。
作為優選,所述油箱的頂壁為可拆卸的蓋板,所述傳感器設于蓋板下表面。
所述變壓器設置了控制器,能實現操作的自動化,合理控制降溫循環和液氮再生的過程,該結構的降溫管增加了液氮與變壓器油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大了對變壓器油的吸熱面積,延長了液氮和氣氮在油箱中的停留時間,不僅進而加快變壓器油的散熱速度,而且還充分對低溫氣氮進行利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該設置能快速對變壓器油進行降溫,且降溫效果好,避免變壓器因溫度過高為燒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利用液氮降溫的變壓器,包括裝有變壓器油的油箱1和與油箱1連接的氮箱2,所述油箱1頂壁為可拆卸的蓋板12,該蓋板12通過螺栓進行固定,所述油箱1內設有鐵芯和繞設于鐵芯外的繞組,所述油箱的蓋板12下表面中心位置設有傳感器6,且將傳感器設于蓋板12下表面中心位置,方便安裝和拆卸,同時該位置便于檢測變壓器油的溫度;所述氮箱2上部和下部之間通過阻隔板分隔開,所述氮箱2上部形成安置室24,該安置室24用于容納控制器8和降溫還原裝置4,氮箱2內下部形成氮室23,氮室23內裝有液氮和氣氮,將氮箱2設置成氮室23和安置室24,便于管理,同時避免將控制器和降溫裝置暴露在外,受到環境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江山特種變壓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江山特種變壓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380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